电车爬坡,别再纠结快慢了!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才是最优解

就为了上个破坡,电量直接从30%给我干到15%,我那方向盘都快捏出水了!

这种经历,开电动车的哥们儿估计都懂。市区里个个都是节能标兵,一遇到爬坡,电量表就跟坏了的水龙头似的,哗哗往下掉,心里那叫一个慌。这时候,车主群里准保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是龟速神教,坚信只要我开得够慢,电机就不费劲,电肯定省。另一派是闪电侠联盟,觉得一脚油门冲上去,速战速决,缩短了折磨时间,反而效率更高。

这感觉就像你搬东西上楼,是慢悠悠一步一个台阶省力,还是一口气冲上去喘口气更划算?听起来好像都有道理。

电车爬坡,别再纠结快慢了!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才是最优解-有驾

但车的心脏可不这么想。电动车的电机和电池,脾气古怪得很。你让它慢悠悠地爬一个长坡,电机转速是低,可它要克服重力得一直铆足了劲,这叫持续高扭矩输出。就像你用慢动作举一个很重的哑铃,虽然动作慢,但你的肌肉一直在紧绷着,时间一长,热量和汗水就都出来了,这些可都是能量的消耗。

有好事者真就拿车去试了。在一个大概三十度的坡上,长度也就五百米,用二十公里的时速龟速爬行,最后一看,电量掉了差不多5%。听起来还行?

别急,再看看闪电侠那边。同样的路,速度提到五十公里,一脚油门上去,那感觉是爽,可电量表也跟着爽了一把,直接下去8%还多。这一瞬间的大电流,让电池内部的电阻也跟着凑热闹,白白消耗掉不少能量,都变成热了。

这么一看,好像是慢点开赢了?可那多出来的3%电量,是以多花好几倍的时间为代价的,电机长时间憋着劲儿,那温度也低不了,长期看对电机和电池都没啥好处。

电车爬坡,别再纠结快慢了!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才是最优解-有驾

所以这事儿的妙处,不在于慢,也不在于快。我跟一个专门捣鼓电机的朋友聊过这事,他说大部分电动车的电机都有个舒适区。在这个区间里,它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最高的,不发虚,也不过火。这个区间通常落在中等速度,大概也就三四十公里每小时。

在这个速度下爬坡,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既不会因为负载太大而持续发热,也不会因为电流太猛而让电池内耗过大。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者,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呼吸和步频,不急不躁,匀速向上。

说白了,下次再遇到坡,你就别再想什么龟速或者闪电了。如果坡道不算太夸张,你就稳住油门,保持在三四十公里的速度匀速走。要是坡实在太陡,就先低速起步获得初始动力,然后平稳地把速度加上去,别一惊一乍地乱踩油门。

电车爬坡,别再纠结快慢了!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才是最优解-有驾

毕竟,开车不是为了在省电比赛里拿个名次,而是为了安安稳稳地到家。找到车的脾气,顺着它的性子来,它自然会给你最好的回馈。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