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咂摸出点儿味道来?
现在街上趴窝儿的车是蹭蹭往上涨,可真正拿车当“腿儿”使的,好像又没那么多。
我身边好些个哥们儿姐们儿,车是提了,可一年到头,里程表上的刻度,搞不好还不到八千公里。
这就冒出来个忒有意思的岔头:车是备下了,可溜达得少,那伺候这铁疙瘩的门道,是不是也得跟着挪挪步儿?
说到汽车保养,老炮儿们肚子里总有那么几套“葵花宝典”。
4S店也殷勤得很,恨不得你把车上上下下都捯饬一遍。
可难题也来了,对于那些“低公里数”的玩家,这些“铁律”还灵光吗?
砸锅卖铁地保养,真有这必要?
先聊聊机油。
这玩意儿就像发动机的“命脉”,管着润滑、散热、涤荡。
照理说,跑得凶,损耗大,机油就得勤换勤洗。
可要是一年到头就蹭那么几千公里,机油的折腾劲儿和变质速度自然就慢了。
有些车主可能寻思,反正也到年头了,换了吧,求个踏实。
可卸下来的机油,兴许还“杠杠的”。
当然,这也得瞅你用的是啥油。
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脾性各异,更替周期自然也南辕北辙。
譬如,你一年就跑个七千公里,使的是半合成机油,那一年一度的“换血”,我觉得就挺熨帖的。
再说说空气滤清器,这玩意儿专司过滤空气,防着尘土进发动机。
跑得蔫,进气量也小,堵得慢。
泛泛而言,一万五到两万公里抻出来溜溜就行。
要是你猫着的地界空气质量还倍儿棒,那就更不用猴急了。
我有个发小,住在海边,空气好得不像话,他的座驾,两年才瞅一眼空滤,瞅着上面没多少灰尘,掸掸还能凑合用,直到蹭了三万公里才换掉。
还有桩事儿,特别容易被“低里程”的车主撂爪就忘,那就是电瓶。
车趴窝不动弹,电瓶容易蔫吧。
故而,就算你平日里不开,也得隔一两个月点着火,让发动机转悠个十来分钟,给电瓶补补电。
我认得一老弟,礼拜天没事儿就爱开着车溜达,他说这不仅能给电瓶充饥,还能让车上的角角落落都舒活舒活筋骨,省得老不活动出岔子。
制动系统也得掂量着。
制动液这玩意儿就爱喝水,水分多了,刹车就没劲儿了。
对于低里程车主,可以把更替周期稍稍放宽到两三年,但年年至少得验一验含水量。
还有刹车片,这玩意儿的磨损跟你的开车习惯挂钩。
你要是不怎么急刹车,那一万到一万五公里瞅一眼就行。
车里的窝窝也要打理打理。
虽说低里程车,内饰磨损小,可也要按时擦洗保养。
像座垫、地毯,可以三到六个月用专用清洁剂好好洗刷刷。
仪表台、门板这些塑料件儿,可以用内饰保养剂伺候伺候,挡着老化褪色。
空调滤清器也别撇在一边,这玩意儿直接关乎车里的空气质量。
总而言之,对于一年跑不到八千公里的车,伺候它这事儿,真不能照搬那些“标准答案”。
得摸清自己的底细,量身定制一个靠谱的计划。
说白了,就是该省省,该花花,别瞎凑热闹。
这样既能保着车子状态在线,又能省下一笔银子,岂不美哉?
归根结底,买车是为了方便日子,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