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老张,你家那辆新电车咋样了?昨晚“竹节草”那阵仗,简直是把上海当浴缸了!”
台风“竹节草”这波“回马枪”,真是把咱们华东地区的朋友们整不会了。先是舟山“洗了个澡”,然后又在上海奉贤区沿海“二度淋浴”,那风,那雨,跟不要钱似的往下倒。朋友圈里,除了晒积水的、晒大风的,最让人心头一紧的,就是那些不幸“泡发”的爱车们。尤其是那些停在地下车库,被突如其来的“海景房”待遇吓懵了的车。
你发现没?每次大雨过后,总有那么几个“倒霉蛋”的爱车,不是在水里“仰泳”,就是在去修理厂的路上。但最让人哭笑不得又心疼的,是那些平时把“防水等级IP68”挂在嘴边的新能源车主,结果真泡了水,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防水防到脑子里”的冤种。
咱们小区老张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那辆刚提没多久的“绿牌大宝贝”,平时那叫一个宝贝,停车必选地下车库。结果昨晚,那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啦啦就灌进了车库,老张的爱车直接泡成了“潜水艇”,水位都快没过车顶了!老张当时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电车防水等级高,肯定没事,有保险兜底呢!”结果呢?拖车师傅一来,打开车门一看,老张心头一凉,这哪是“潜水艇”,分明是“泡发的海绵”!更要命的是,保险公司一查,发现老张在积水刚漫上来时,因为担心电池受损,居然尝试挪车,结果,嘿,这一“挪”,直接把电池包搞短路了!
那瞬间,老张的脸比泡水的车还“绿”,嘴里只剩下“我……我以为……我就是想试试……”那懊悔劲儿,真是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侥幸心理”作祟吗?总觉得“我不会那么倒霉”,或者“我再试试看”,结果一试,就试出了个天价维修单!
再看看隔壁王大爷的燃油车,虽然也泡了水,但因为老人家听劝,熄火后就没再动,老老实实等拖车。结果呢,虽然发动机也进水了,但至少没有二次启动导致扩大损失,保险公司还能按泡水等级给赔付。这可真是“同车不同命”啊!说白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虽然都怕水,但“怕”的点还真不一样。燃油车主要是怕发动机进水后你再“作死”点火,新能源车呢,更怕电池包底部磕碰导致密封破损,或者高压系统进水后你不当回事儿,那维修费,啧啧,都能再买辆小车了!
其实这次台风“竹节草”也给咱们敲了个响亮的警钟:别以为买了全险就万事大吉,那些“涉水险”的细节,你真的吃透了吗?多少人都是车泡水了,才想起保险条款没看懂,结果财产打水漂,那叫一个心塞!那种“翻车”后的懊悔,简直能把人淹没。
各位老铁,听我一句劝,台风天,车子能挪就挪到高处,实在躲不过,也千万别“自作聪明”!记住这三步保命流程,关键时刻能帮你省下几万块甚至几十万块的维修费:
第一步:水位只要超过排气管,或者新能源车电池包底部可能被淹,赶紧熄火,别犹豫!这是保命第一招。
第二步:熄火后,千万别尝试二次启动,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这都是保险公司拒赔的“王炸”!哪怕是自动启停功能,也要提前关闭,别让它“坑”了你。
第三步: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他们有专业的拖车和定损流程。拍照和视频要拍全,车牌、水位线、车辆全景、受损细节,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你理赔的“铁证”。
最后,愿咱们的爱车都能平安度过每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毕竟,车是咱们的“第二个家”,守护好它,就是守护咱们的小日子!下次台风再来,咱们都能从容应对,不再当“冤种”,都能成为朋友圈里那个“懂行”的“老司机”!
别忘了,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冤种”朋友?赶紧把这篇“避坑指南”发给他,别让他再踩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