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这成都车展,年年都号称“跬步千里”,恨不得把所有新玩意儿都一股脑儿塞进来。这不,比亚迪又整了俩大家伙——汉L和唐L,一个瞄准“后浪”,一个锁定“拖家带口”。
这话听着挺顺溜,可细琢磨,就有点意思了。现在的年轻人,真就个个都是“后浪”?还是说,不少是每天在格子间里“伏案疾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开上“梦中情车”的“社畜”?而那些所谓的家庭用户,真就得“倚仗”一辆巨型SUV?还是说,只是被“空间至上”的营销给“拿捏”了?
先盘盘这两位“选手”的配置。“龙颜”设计、“华夏风”尾灯、“藻井”式内饰,听着挺“国风”,挺走心。但审美这玩意儿,向来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觉得“眼前一亮”,有人可能觉得“用力过猛”。不过,空间这块儿,确实没得说。汉L “前程远大”(前备箱)+后备箱,唐L直接“七星高照”(七座),这确实能“摆平”不少实际问题。
关键还得看“身价”。汉L EV 21.98万起,唐L EV 23.98万起。这价位,放早些年,想都不敢想。但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卷生卷死”,各家“神仙打架”,反倒是消费者“躺赢”。
可隐忧也随之而来。价是下来了,配置是上去了,智能化也成了“标配”。但这些,真的是“刚需”吗?DiLink 150,听着玄乎,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也让人“目不暇接”。但有多少人真能“玩转”?又有多少人敢完全“押宝”在这些技术上?
我一哥们儿,前阵子刚入了辆智能汽车,结果没过多久就“含泪甩卖”了。倒不是车不行,而是那些所谓的“黑科技”,用起来反倒“事倍功半”。语音助手经常“鸡同鸭讲”,自动泊车有时候还不如自己“一把轮”。
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操纵杆”交给机器的时候,是不是也“挥别”了驾驶的乐趣?当我们沉溺于各种智能互联的时候,是不是也“错失”了窗外的“旖旎风光”?
当然,比亚迪这两款车,肯定不是为了“参透人生”而生的。它们的“如意算盘”很明确,就是“攻城略地”,圈住用户。但在这“逐鹿”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座驾”?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时今日,早已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了。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寄托”着我们的情感,也“投射”着我们的价值观。当我们“钦点”一辆车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站队”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在车展上,看着那些“五光十色”的新车,听着销售们“口吐莲花”的介绍,不妨“放慢脚步”,想一想,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海纳百川”的空间,“天花乱坠”的设计,还是“运筹帷幄”的科技?抑或是,更“返璞归真”的驾驶体验?
或许,答案并不在“钢铁猛兽”本身,而在于我们“心之所向”。毕竟,车只是“身外之物”,生活才是“人间值得”。
成都车展的“熙熙攘攘”,就像一面“明镜”,映照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翘首以盼”,也折射出我们在“消费主义”浪潮中的“雾里看花”。我们“贪恋”更大、更快、更智能,但“蓦然回首”,我们想要的,或许只是更简单、更真实、更快乐的“人间烟火”。这,才是“传承、共鸣、平衡”的“题中应有之义”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