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

这年头,外交黑话满天飞,一件事能绕十八个弯,听得人云里雾里。所以,当咱们商务部长对着欧盟,咣当一下,甩出“不豁免不谈判”这六个大字时,我后脖颈子一凉,嘿,真有点不习惯。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这感觉,就像大家都在酒桌上文绉绉地相互敬酒,说着“您随意,我干了”的客套话,突然有个人站起来,把杯子往桌上一顿,说:“今天这事儿不说明白,谁也别想走。”

够硬。也够直白。

这事儿的引信,是荷兰人点的。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以郁金香、风车和高度自由闻名的荷兰。他们干了件特不“自由”的事儿——以一个叫“经济安全”的模糊理由,对自己国家的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搞起了“接管”。

有意思的是,这家安世半导体,姓“中”,是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产业。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你花真金白银买了个铺子,装修得红红火火,生意正旺。突然有一天,街委会大爷冲进来说:“你这铺子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得替你管管。”管什么?怎么管?全是他一句话的事儿。这哪是管?这就是明抢。

我估摸着荷兰人自己也知道这事儿干得不地道,但可能觉得背后有大哥撑腰,咱们这边顶多也就是抗议几声,发几篇社论,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毕竟,过去几十年,咱们给世界的印象一直是“以和为贵”、“闷声发大财”。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可他们猜错了。时代变了,剧本也换了。

你猜怎么着?

中方几乎是秒回。安世在东莞的工厂直接宣布:对不起,某些零件,不给你荷兰总部供了。紧接着,稀土出口管制的“旧闻”又被提上日程,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一下,就像往滚油里浇了瓢凉水——炸了。

荷兰安世那边立马跳脚,放狠话:“你不卖我?行,那我也不买你中国工厂的芯片了!”

我看到这儿,差点笑出声。这逻辑像不像两口子吵架,老婆说“今晚你别上我床睡”,老公梗着脖子喊“谁稀罕,我还不乐意上呢!”。问题是,家里就一张床,不上床,你睡哪儿?睡地板吗?

荷兰人显然没想过自己要睡地板的问题。他们可能觉得,这世界上芯片厂多的是,离了你张屠户,我还非得吃带毛猪?

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耳光打得最疼的,还不是荷兰人自己,而是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第一个哭爹喊娘,发了紧急警报:各位老铁,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安世芯片的库存,只够撑几个礼拜!

你可能对这个“安世芯片”没啥概念。这么说吧,它在汽车行业,尤其是在那些控制着刹车、转向、发动机的“车规级”芯片里,就是个扫地僧级别的存在。不管是你开的烧油的奔驰宝马,还是隔壁老王新提的电动爹,里头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特别是新能源车,那芯片用量是传统油车的三倍以上。

更要命的是,这种芯片不是大白菜,不是说你今天想换个牌子,明天就能在菜市场买到的。换供应商?行啊,你得重新找厂家、重新技术匹配、重新做一整套漫长又严苛的质量认证。等这套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没个小半年根本下不来。

第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是德国大众。他们家的“传家宝”——高尔夫,因为拿不到安世中国的零部件,直接面临停产。你想想,高尔夫是什么?那是大众的魂儿啊。魂儿都要丢了,这事儿还小吗?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链,就像一串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后,哗啦啦全倒了。ACEA的预测更吓人:要是十月底还搞不定,欧洲汽车业得停摆三个月,直接损失超过200亿欧元,10万个工作岗位瞬间蒸发。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连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车企,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巨头,都跟着发警告,说接到了荷兰芯片厂“无法保证交付”的通知。

你看,荷兰人这一刀,本想捅向咱们,结果手一滑,没拿稳,刀把子一转,直接扎在了自家兄弟,甚至整个西方阵营的大动脉上。资本市场也实在,中国汽车芯片指数应声下跌,一周就没了1400多亿。

这出戏演到这里,就特别有意思了。

按理说,始作俑者是荷兰,他们破坏了最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现在出了乱子,最该做的,是赶紧把手缩回去,把抢来的东西还给人家,然后赔礼道歉。

可他们的脑回路不是这样的。

布鲁塞尔那帮官老爷们,一看小兄弟们都哭着喊着没米下锅了,第一反应不是去劝荷兰“你赶紧把事儿平了”,而是把矛头指向了我们。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有人开始嚷嚷,要对中国动用什么“反胁迫”工具,甚至要搞“贸易核选项”。德国媒体更是戏精附体,高喊“欧洲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说“中国在逼欧盟实施制裁”。

我每次看到这种言论,都觉得特别魔幻。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打了你一拳,你居然敢还手,你还手就是逼我揍你”的强盗逻辑吗?你自己先动手耍流氓,破坏规矩,现在我按照你的规矩,在你画的圈子里跟你玩,只是不让你占便宜了,你就说我“胁迫”你?你的“忍耐”就到了“极点”?

那过去几十年,我们忍受你们的技术封锁、贸易壁垒、无端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忍耐又在哪里安放?

法国、德国也跟着起哄,说支持用“反胁迫工具”。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想在规则之外,再给自己留一张可以随时掀桌子的牌。

但他们心里真的有底吗?我看不见得。

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他们比谁都清楚,欧洲在很多关键领域,根本离不开中国。就拿这次风波里若隐若现的稀土来说,欧洲新能源产业那点家底,稀土自给率不到10%,剩下的全靠进口。想自己建一套完整的供应链?可以啊,砸钱、砸时间,没个十年八年,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所以你看,欧盟那个贸易官员谢夫乔维奇,嘴上说着狠话,身体却很诚实。他给王文涛部长打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电话,核心思想就一个:商量商量,能不能“适度灵活”一下?还热情邀请王部长去布鲁塞尔坐坐,谈一谈。

翻译过来就是:大哥,这事儿闹大了,我们有点扛不住了,给个台阶下吧。

但咱们的回应,就是开头那六个字:“不豁免不谈判”。

这六个字,把底牌亮得清清楚楚。

“不豁免”,意思是你荷兰干的这件脏活儿,别想找个“国家安全”的借口就蒙混过关。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例外。

“不谈判”,意思是在你纠正错误之前,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你不能一边拿刀架在我脖子上,一边笑嘻嘻地问我:“你看,咱俩各退一步行不行?”。没门儿。先把刀放下,再谈别的。

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纠纷了,这是一次规矩的重塑。

过去,我们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结果呢?人家觉得你好欺负,步步紧逼,把你的退让当成软弱。现在,我们只是把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摆回了桌面:尊重是相互的,规矩是对所有人的。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这场博弈到最后,拼的不是谁的嗓门大,谁的狠话放得漂亮,而是谁真正站在“理”上,谁的产业链更有韧性,谁的底气更足。

荷兰想拿一个企业当投名状,向大洋彼岸表忠心,结果发现自己成了第一个祭品。欧盟想挥舞“制裁”大棒吓唬人,结果发现棒子还没举起来,自己家的房梁先开始晃了。

说到底,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实事求是”。那种靠着话语权优势,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时代,正在一点点过去。当你的产业链、你的市场、你的技术实力摆在那里时,你的话,才真正有分量。

至于那些“忍耐到了极点”的哀嚎,就让他们嚎去吧。对一个习惯了俯视别人的人来说,让他学会平视,一开始总是会有点不适应的。

这事儿你怎么咂摸味儿?来,评论区倒倒苦水,或者给我上一课。

荷兰强占中企安世,我们反手就断供,大众汽车面临停产-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