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的静态验收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新兴南站至湛江北站段自7月1日率先启动验收,佛山站至新兴南站段也将在8月1日跟进。这标志项目主体建设基本画上句号,正式转入通车前的关键检验期。能否如期在年底投入运营,静态验收的质量把控是决定性一步。干得漂亮,工程进度确实抓得紧。新湛段的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基本完工,无砟道床已全面铺设完成,铺轨进入收尾冲刺。阳春东站等站房装修据施工现场反馈,完成了约75%,装修工人正日夜赶工。
新兴段铺轨更是全部完成,为后续动态测试扫清了轨道障碍。验收工作庞杂,涉及土木结构、轨道平顺度、信号系统基础等方方面面,容不得半点马虎。
接下来考验更大。铁路部门计划分段启动联调联试:新兴南至湛江北段定在8月15日,广州至新兴南段则安排在8月31日。联调联试就是让列车真正跑起来测试,动态验证线路、车辆、信号、供电等系统的匹配性和安全性。这阶段暴露的问题往往更复杂,整改时间也更紧迫。阳江至湛江段铺轨虽完,但外部环境整治被列为重点,铁路部门要求沿线地方彻底排查隐患,规范销号程序,确保测试列车安全无虞。时间表排得密,压力自然传导到每个环节。
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国家“十四五”交通规划里的重点工程,意义远超缩短时空距离。它将成为首条纵贯粤西沿海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动脉。通车后,据中国铁路发布的数据,广州至湛江的旅行时间预计从目前3个多小时压缩至1.5小时左右。粤西地区长期受制于交通末梢地位,产业布局、人才流动都受影响。广湛高铁直插腹地,理论上能大幅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效率,改写经济地理版图。但高铁经济效应能否充分释放,还得看地方产业承接和配套服务的水平,这点需要粤西各市拿出真本事。
静态验收是基础,联调联试是关键。两个环节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卡壳都可能拖累整体通车目标。年底通车承诺能否兑现,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动态测试成果至关重要。工程层面看,广湛高铁推进算得上高效有序。然而,面向运营的复杂系统集成,挑战才刚刚开始。粤西人民期盼这条“沿海大通道”已久,它承载着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任,也寄托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厚望。静待列车风驰电掣穿行粤西大地的那一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