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出了个大事,腾势N9,一台标价40多万的国产SUV。讲真,我看到这车的第一反应不是它有多牛,而是比亚迪的心态,彻底不装了,摊牌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造车,这是在搞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名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打击。以前大家还讲究个错位竞争,你做你的增程大沙发,我搞我的纯电小钢炮,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腾势N9出来,意思很明确:我全都要,而且我要用你们最擅长的方式,把你们的桌子都掀了。
然后你再看这配置,三电机,925匹马力,零百3.9秒。我当时就愣住了,这是造车还是在造高达?一台5米多长,快三吨重的移动堡垒,搞出这种性能,图啥?就问你图啥?难道是为了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表演一个原地起飞,让其他家长感受一下什么叫闪电战?不,你错了。这种参数不是给用户看的,是给友商上坟用的。它的潜台词只有一个:卷死你们,一个都别想跑。这就像武林大会,别人还在比划招式,比亚迪直接掏出了加特林,对着天上扫射,不是为了打谁,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时代变了,别玩那些花里胡哨的了。
再看那个辅助驾驶,名字起的比修仙小说还玄乎,叫什么“天神之眼”。好家伙,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英伟达Orin,硬件直接拉满,恨不得把哈勃望远镜都给你塞车顶上。理论上,这套系统能处理各种复杂路况,什么X型弯道,什么高速匝道,都是小case。但是,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自动驾驶的最终考验,从来不是高速公路,而是菜市场门口。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算力再高,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254TOPS的算力,算得清复杂的交通博弈,但你算得清中国的人情世故吗?所以,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听听就好,别太当真。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那才是真正的道诡异仙,无视规则,随心所欲,你根本预判不了。
车内就更不用说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新势力三件套,它不仅给你配齐了,还给你搞了个VIP皇帝版。NAPPA真皮,零重力座椅,26个喇叭的帝瓦雷音响……你坐进去感觉自己不是车主,是准备登基。说实话,我最近腰不好,看到按摩座椅就两眼放光,感觉自己提前进入老年生活了。尤其是那个叫“隐私声盾”的功能,能阻断前后排语音,我当时就悟了。这车的目标用户画像一下就清晰了:后排坐着老板在谈几百亿的生意,前面司机一个字都不能听见。太懂了,真的太懂中国特色商务了。这帮工程师是不是都疯了!他们不是在设计车,他们是在设计一个移动的、可以合法上路的私人会所。
它把一二排和二三排联动,能变成一张大床。我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场景:一个中年男人,谈完了一个糟心的项目,不想回家面对老婆孩子,就把车开到地库,一键放倒,躺在车里,听着帝瓦雷音响放的《挪威的森林》,思考人生。这哪里是车,这分明是中年男人的任意门,是最后的避难所。
这种产品的出现,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悲哀的现实。就是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大逃杀”。理想L9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家庭用户的痛点,把车变成了“家”。那腾势N9想干嘛?它想把“家”和“公司”甚至“赛道”都给你打包塞进一个壳子里。它不是在做产品,它是在做一种“终极解决方案”的幻梦。它试图告诉你,你只需要买我这一台车,你人生的所有场景,我全包了。
但这种逻辑本身就有点问题。你把别人都卷死了,然后呢?自己卖这个价,真的能赚到钱吗?还是说就是为了出口气?为了证明“我能”?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想法可能有点阴暗,但你看看现在的价格战,看看那些车企老板的状态,哪个不是被逼到悬崖边上了?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就非常值得大家关心。所以,腾可N9与其说是一款产品,不如说是一种姿态,一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决绝。
这让我想起奔驰。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那个标本身,就是一种“玄学”。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而是在买一种身份认同,一种“我成功了”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信仰。腾势现在想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但它走的是另一条路子,一条“技术原教旨主义”的路。它想通过堆砌无与伦比的、甚至过剩的配置和性能,来构建自己的品牌“玄学”。就是让你一看到这个参数列表,就直接跪下,高呼“666”。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短期内,绝对有用。能吸引大量的眼球,能让技术宅们狂欢。但长期来看,决定一个品牌生死的,还是那些最基础的东西:可靠性、服务、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品牌好感度。你技术再牛,车机三天两头死机,有用吗?你零百再快,售后电话永远打不通,有用吗?
所以,腾势N9这台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它一方面想用最蛮横的、不讲道理的性能和配置,去冲击高端市场,实现品牌的跃迁,这是一种“成仙”的野望。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比亚迪和腾势的品牌力,还撑不起这种“信仰”的溢价。这让它陷入一种尴尬:懂它的人会觉得它性价比爆棚,不懂它的人会问“凭什么卖这么贵?”
最终,买单的会是哪一类人呢?我觉得,是那些已经对比亚迪技术产生了“信仰”的用户,是那些坚信“技术改变一切”的理工男,是那些厌倦了BBA传统豪华叙事的新中产。他们买的不是车,是“国产崛起”的叙事,是“掀桌子”的快感。所以腾势N9好不好?这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像一颗信号弹,告诉所有人,接下来的车圈,没有体面人,只有活下去的疯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这么简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