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接戳向GL8的要害,让人觉得有点失望。也别太意外。我们都知道,MPV在国内一直是个奇怪的存在,特别是像别克GL8那样的标杆。价格在20万以下,能找到几款还能算用得过的,但性能、体验,总有点拼盘的味道。这次比亚迪出的这款,刚开始听到电动+大MPV,我就觉得,问题很可能是看看,科技品牌进场,便宜还大,但实际上呢,还是那套套路。

我刚才翻了翻笔记,心里在想,这车的核心卖点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关注的是价格。没错,价格在这个档次,的确有点杀伤力。你说,一台估计可能算得上中等大小五座SUV的价格,变成了七座的MPV,这不挺香的?尤其是给刚需家庭,就是差不多能用。但你所谓实用性和舒适性这套指标,绝没有这么简单。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有驾

我敢打包票,那两款续航的设计,基本就是套路。低续航的那个版本,纯电续航可能就2-3公里估算(没细想过,也许还是靠暂停续航来骗数据),对我来说,就是钩子。目的很清楚——引你进门。高配的长续航版,价格还得好几万。这个价格区间,不算高,但也不便宜。你说,买个MPV,还加价买个续航版本,这不就跟买手机一样,越越贵,最后还是那几个功能。

说到用这个题,我得插一句。这个车的第三排,那还能叫座位吗?我跟朋友聊过,他说,基本就是端着小板凳,应急用。六座或者七座,实际用处不大。以我自己经验来看,七座车的最大好处,是一家人出门,行李还能安排得挺合理。结果,这车基本是个假七座。二三个人坐一排,剩下那一块空,倒也还能应付临时多人出行。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有驾

想象一下,俩大人一对小孩,开出门。前排舒服,后排挤得像沙发上跪久了的脚。你会觉得,多划算?但如果三口之家,平时短途,就算了。长途跑多远?一两个小时,后排的几个人,估计早就抓狂了。因为那仨座位,根本不是真正的座。我得告诉自己,也只是应急用。

我还想,买车带家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是开着舒服整整齐齐出门,还是邻居看着我有辆车呢?这车两全其美的目标很明显——经济实用但不失面子。但实际上,它只要想把价格拉下来,硬是削掉一部分体验。比如空调可能就费点心思。有销售跟我说:我觉得这车的空调调节比不上老牌MPV。我顿时觉得,真贴心的反馈。但又想,这不就说明,他心里觉得,这车有点便宜货的嫌疑。

说到供应链,这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就像生活中的快餐店,如果一道菜,一天有两种版本——普通版,价格低,体验差;升级版,贵点,体验强一点。这次比亚迪,实际上就是略微调低了核心体验,然后拉到这个价格点。那为什么还能卖得出去?因为,用户大概率还是喜欢便宜,又对新能源抱有期待。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有驾

这里有个问题。你觉得,像GL8这种老牌MPV,和比亚迪这个新玩家,谁更实在?我觉得,这个问题挺难回答。新车的优势在于价格,但根本压力在体验。毕竟,价格是诱惑,体验才是真实。价格是不是能让你留意到它,体验能让你留下来?这个问题,得看个人。

比亚迪这次大刀阔斧,少了点细腻。我记得我有个修理工,跟我说过一句话:这车的门铰链,跟某些老爸手工装出来的差不多。呵呵——也许是比它的价格更差点。我总在想,成本控制,到底是用来偷工减料,还是简化流程,还是……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有驾

说到底呢,没有哪款车能完美。买车的荒唐点在于——我们总是觉得这款便宜的,能用就行。事实上,车就像那份工作,越便宜的,越得看严点。有时候,潜在的问题藏得比价格还深。

我刚才翻了相册,看到一张照片,两个孩子在后排,满脸笑。再怎么缩水,我也知道,家用车的重点还是那个满屋的欢喜。那个坐得下,动得开的需求,才是永远的主题。

19万6千8比亚迪这一刀,直指GL8大动脉让人失望,价格虽低但实用性和舒适性依然成问题-有驾

今天聊的这车,屡次让我想起,买车不就是个折中么。它的刀,很锋利,就是价格战。但我私底下在想,真的,用得舒适,还能陪你几年吗?还没想到,那个车的发动机油门效果,和同价位的合资车比,差距到底有多大?(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你觉得,除了价格,最让你纠结的是什么?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