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

刚拿到新车钥匙那会儿,谁都恨不得立刻踩油门去兜风。但去年朋友小张的遭遇给我狠狠上了一课——他提车时只顾着检查车身划痕,结果回家发现少拿了一张纸,后来上牌被卡住不说,还倒贴三千多块重新补办材料。这让我意识到,提车时有些东西看着不起眼,真漏拿了分分钟让你钱包遭殃。

这些年陪过不少朋友提车,我发现大家最常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文件类物品。今天就结合真实案例和行业经验,手把手教你理清提车必拿的五样关键物品,让你少走弯路少花钱。

第一样:车辆“身份证”合格证

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有驾

上个月同事小王兴冲冲买了辆新能源车,结果临牌到期了还上不了正式牌照。一问才知道,4S店把他的车辆合格证抵押在银行没赎回来。这张印着发动机号、车架号的A4纸,就像人的身份证,没它车管所根本不给你办手续。更麻烦的是,有些店资金周转困难时,会拖延赎回合格证,车主只能干等着。

建议提车时当场核对合格证信息是否与车窗角落的车架号一致。记得要原件别拿复印件,现在部分地区已经推行电子合格证,但多数地方还是认纸质版。要是遇到4S店推脱,可以直接说:“咱们现在就去车管所验车,合格证齐全马上能上牌。”

第二样:购车发票的三大隐藏功能

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有驾

去年表姐买二手车时就吃了大亏。原车主购车发票丢失,导致车辆购置时间无法确认,最后估值被砍了八千块。这张薄薄的发票不仅是付款凭证,更是计算购置税、确认质保期、评估二手车残值的铁证。

重点要看发票联次是否完整,通常有四联:发票联(车主留存)、报税联(交购置税用)、注册登记联(车管所存档)、抵扣联(企业抵税用)。记得逐项核对车主姓名、发动机号、开票金额,特别是指导价30万的车如果发票只开25万,可能影响日后保险理赔金额。

第三样:保养手册里的省钱密码

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有驾

邻居老李最近跟我吐槽,说车子刚过首保发动机就出问题,4S店却要收六千维修费。细问才知道他根本没拿保养手册,不知道厂家承诺的三年十万公里质保。这本手册里详细记录着各部件保修期限,比如轮胎通常保6个月/1万公里,电瓶保1年/2万公里。

更关键的是首保免费券通常夹在手册里,有些品牌还赠送额外保养次数。上个月陪朋友提车时,我们硬是多要了两次基础保养,折算下来省了1200块。切记让销售当面填写首保登记页并盖章,避免后期扯皮。

第四样:随车工具包里的救命装备

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有驾

年初高速上亲眼见到惊险一幕:有辆车爆胎后既没三角牌也没千斤顶,车主站在快车道挥手拦车,后方车辆差点追尾。现在很多车型减配了备胎,但至少会配补胎液和充气泵。提车时要重点检查这几样:反光背心(2020年后出厂车辆强制配备)、三角警示牌、拖车钩、轮胎防盗螺栓。

有个冷知识分享给大家:部分高端车的随车工具价值超乎想象。比如某德系品牌的急救包里配有医用缝合包,某越野车附赠的充气泵单独买要八百多。曾有车主发现工具缺失后,4S店用代金券补偿了等值服务。

第五样:三包凭证的维权底牌

提新车时切记索要这五样物品,少拿任何一件都可能后期破费-有驾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品牌变速箱事件中,拿不出三包凭证的车主维权异常艰难。这份文件明确写着:2年/5万公里内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等问题,可直接退换车。重点留意三包起始时间,是以发票日期还是交付日期计算,这关系到后续维权时效。

有个实用技巧:现在很多品牌推行电子三包,但建议还是让4S店出具纸质版并盖章。遇到过最机智的车主,提车时让销售把三包条款里易损件保修期用荧光笔标出,销售当场承诺赠送雨刮器终身免费更换服务。

看着这些案例,你可能觉得都是常识。但据统计,超过60%的新车主至少漏拿过其中一样物品。建议打印这份清单带去提车:核对完外观内饰后,先查五大件是否齐全,再试车功能。记住,理直气壮索要这些本该属于你的物品,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对自己负责。毕竟省下的钱,够加半年油了不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