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2 日中午,奇瑞旗下风云 X3L 车型在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挑战 999 级天梯时突发意外。
这段天梯总长近 300 米、垂直落差 150 米,台阶宽仅 30 厘米,平均坡度 45°,局部超过 60°,路面还常年湿滑,连资深越野玩家都不敢轻易尝试。当时测试车辆攀爬至天梯中段时突然动力不足,随后向后溜车并猛烈撞击护栏,多根护栏被撞断。虽然万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破坏自然环境,但事发后天梯被迫临时封闭,原本计划徒步的游客行程受阻,不少人吐槽公共资源被商业活动占用。
奇瑞在事发 15 小时后发布致歉声明,称事故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脱落,缠绕车轮导致动力受阻。同时也反思了三大问题: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把控疏漏、选择景区开展测试引发担忧,并承诺承担全部修复和赔偿责任。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活动审批合规性,受损护栏修复还需要 3-5 天。
其实汽车厂商搞极端测试很常见,目的是验证车辆在极限环境下的性能。
国内车企像吉利汽车在吐鲁番建立了占地 130 万平方米的高温试验基地,里面模拟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特殊路况等多种场景,能完成 1600 项测试项目。不管是燃油车、纯电车还是混动车,都能在这里进行转向、刹车、空调热管理等全方位性能标定。
海外车企像大众集团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了专属试验场,夏季温度高达 46 摄氏度,场内配备了不同规格的充电桩,还能模拟各类道路工况,专门测试电动车高温下的充电性能和热管理系统。宝马虽然会在死亡谷的公共道路测试,但选择的是拉斯维加斯和死亡谷之间的路段,重点测试车辆在极端高温下的耐用度和电子设备稳定性。
对比下来就能发现,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极端测试都遵循 “专业场景优先” 原则,要么自建试验场,要么选择人迹罕至的自然区域,既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也避免了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奇瑞这事儿火出圈,核心在于 “高风险测试” 和 “核心景区” 的不适配。
景区地形本就复杂,游客流量大且动线不可控,即便提前封闭部分区域,也可能因突发情况波及周边游客。
天门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公共文旅资源,理应优先满足公众游览需求。因商业测试封闭核心景点,不仅影响游客体验,还违背了公共资源的公益属性。
据当地文旅局透露,景区普通商业活动无需报备,这就导致高风险商业活动的审批缺乏明确标准。企业和景区的安全评估是否到位、防护措施是否达标,都缺乏前置监管,容易引发责任纠纷。
车企选择景区搞测试,本质是想借标志性景观提升品牌关注度,但这种 “冒险式营销” 一旦失控,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还会损害品牌信誉。
其实汽车性能的验证,靠的是专业场地的科学测试,而非景区里的 “惊险表演”。未来车企搞极端测试,不妨多向主流做法看齐,选择专业试验场或无人区域,既保证测试效果,也能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