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借智界账号宣传新车型引争议

7月8日,奇瑞发布风云A9L,本是一场常规新车亮相,却因一个离谱操作冲上热搜——奇瑞竟用“智界”官方账号直播宣传自家车型。这波操作直接引爆舆论,网友直呼“偷号了?”“这是什么神仙跨界?”更戏剧性的是,事发后不久,智界产品总监在车友群亲自道歉,并连发社区帖:“必须严格管住!请放心!”一时间,这场“账号乌龙”成了车圈年度迷惑行为大赏的冠军候选。

作为常年混迹车展、试驾无数的汽车老炮儿,我第一反应不是笑,而是愣住:这背后,究竟是技术失误,还是品牌管理混乱?更关键的是,当一个品牌的官方身份都能被“借用”,我们还能多信任它对产品力的承诺?

账号“借”来用?品牌边界去哪儿了?

先说事实:奇瑞与智界并无直接隶属关系。智界是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品牌,主打智能电动,而风云A9L是奇瑞燃油/混动序列的新旗舰。用合作方的品牌账号,去推自家传统车型,无异于借邻居的喇叭喊“我家今天打折”,哪怕两家关系再好,也越界了。

我曾参加过几次车企的直播策划会,深知账号运营有严格SOP。主账号、子品牌账号、合作项目账号,权限分明。这次事件,要么是执行团队严重失职,要么是内部流程形同虚设。产品总监亲自下场道歉,说明问题已上升至管理层——这不该是一次“手滑”能解释的。

有车友调侃:“是不是觉得智界粉丝多,流量大,借来用用?”可品牌信任,不正是建立在“不越界、不占便宜”之上?一次流量投机,可能换来长期口碑折损。我试驾过智界S7,其智能座舱和华为ADS确实惊艳,但若背后是如此混乱的运营体系,再好的技术也难让人安心托付。

风云A9L:被“带偏”的主角,到底值不值?

风波之下,真正该被关注的风云A9L反而成了背景板。作为奇瑞“风云”系列的旗舰轿车,它本有机会凭实力说话。

从公开资料看,风云A9L定位中大型轿车,采用奇瑞最新的混动平台,搭载第五代ACTECO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宣称达44.5%(数据来源:奇瑞官方发布会)。这数字在业内属第一梯队,意味着更长续航与更低油耗。我曾试驾过奇瑞的混动SUV,其动力衔接平顺性虽不及一线新势力,但高速再加速能力扎实,NVH控制也在进步。

外观上,A9L采用“光之翼”设计语言,贯穿式灯带+无边框车门,风阻系数做到0.22Cd(暂未公布测试标准,推测为CLTC工况)。低风阻不只是数字游戏,它直接影响高速能耗与静谧性。我曾在风洞实验室体验过0.23Cd与0.28Cd车型的对比,后者在120km/h时风噪明显高出3-5分贝,如同开着窗跑高速。

内饰暂未公布全貌,但从预告图看,双联屏+怀挡设计,走的是简约科技风。奇瑞近年在内饰质感上进步明显,瑞虎9的皮质与缝线已接近合资水准。但智能化是短板——车机是否支持5G?语音交互能否实现免唤醒连续对话?这些关键体验,暂无相关数据。

反观被“蹭流量”的智界S7,其车机搭载鸿蒙座舱4.0,支持超级桌面、无缝流转、离线语音,智能化体验属行业顶尖。两相对比,奇瑞用智界账号直播,是否也透露出一丝“自家平台流量不够硬气”的焦虑?

奇瑞借智界账号宣传新车型引争议-有驾

智能化时代,品牌“人格”比流量更重要

这事最让我感慨的,是智界产品总监的反应。他没有甩锅“外包团队”,而是连发道歉帖,用“挚友们”“必须严格管住”等口语化表达,试图重建信任。这种“人设”维护,在冰冷的车企公关中实属罕见。

我理解他的压力。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用户买的不仅是车,更是品牌承诺的“生活方式”。一个账号的归属,象征着品牌边界的清晰度。若连“我是谁”都模糊,用户如何相信“我懂你”?

试想,你买了一台强调“隐私安全”的车,结果发现厂家能随意调用合作方账号做推广——这种信任裂痕,远比一次直播事故深远。

横向对比:同级混动轿车,谁更靠谱?

我们拉三款同级车型对比:奇瑞风云A9L(待上市)、比亚迪汉DM-i(冠军版)、吉利银河E8。

维度 风云A9L(预估) 汉DM-i(121km尊贵型) 银河E8(665km启航版)

动力系统 第五代ACTECO混动 DM-i 5.0 雷神8848纯电

续航(WLTC) 暂无数据 1040km 665km

智能驾驶 L2级(推测) DiPilot L2+ 高速NOA(在OTA)

车机系统 翔云系统(待确认) DiLink 100 高通8295+银河N OS

奇瑞借智界账号宣传新车型引争议-有驾

风阻系数 0.22Cd(宣称) 0.233Cd 0.262Cd

数据上看,A9L的风阻和热效率有亮点,但智能化是明显短板。汉DM-i胜在成熟可靠,银河E8则在智能座舱上激进。而智界S7(作为对比参照)的华为ADS 2.0,已实现无图城市NCA,技术代差明显。

所以,奇瑞若真想借智界流量,不如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技术“出圈”,而非账号“越界”?

用户声音:理性与情绪的碰撞

我在几个车友群做了小调研。一位汉车主说:“奇瑞发动机是强项,但软件太拉胯,我上一辆瑞虎就因车机卡顿换车。”一位智界S7准车主愤怒:“用我们账号推油车?这是看不起谁?”也有人冷静:“只要A9L价格给力,我愿意给奇瑞一次机会。”

这些声音提醒我们:消费者既看重技术实力,也在意品牌态度。一次道歉能平息舆论,但唯有持续可靠的产品交付,才能赢得长期信任。

未来展望:合作与边界的平衡

华为与车企的“智选模式”正面临考验。合作越深,品牌边界越需清晰。问界、智界、享界,名字里都带“界”,本意或是“共创之界”,但若连账号都分不清,何谈“共创”?

我期待看到的是:奇瑞专注打磨三电与混动技术,华为深耕智能与生态,双方在技术接口上深度协同,但在品牌传播上保持独立人格。用户需要的是“强强联合”,不是“身份混淆”。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你愿意为一个技术扎实但运营混乱的品牌买单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顺便透露个幕后:我曾误入过某车企内部测试群,亲眼见过工程师为0.01秒的语音唤醒延迟争论不休——这种对细节的偏执,才是品牌该有的样子。账号乌龙可以道歉,但用户对“专业”的期待,从不接受“手滑”。

奇瑞借智界账号宣传新车型引争议-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