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零部件:中国崛起,宁德疲软

最近刷到一个榜单,真是越看越有意思。美国《汽车新闻》刚发布了“2024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总销售额接近9500亿美元,听着挺吓人,但其实比去年还跌了快3%。你说怪不怪?全球车厂产量只降了1%,零部件企业怎么就“跌冒烟了”?

这背后啊,其实藏着不少门道。电动化浪潮没停,但节奏变了,竞争更狠了,谁真有实力,谁在“裸泳”,一眼就看出来了。最让人意外的是,咱们熟悉的“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这次居然销售额下滑近10%,直接被打了个“脸”。而另一边,博世稳坐头把交椅,电装、麦格纳这些老对手也稳得住,甚至还有点小增长。这局,到底是怎么了?

宁德时代“失速”,是意外还是必然?

先说宁德时代。这几年风光无限,说是“电池界的茅台”都不为过。可这次榜单上,它成了前十里下滑最狠的之一,9.7%的跌幅,让不少粉丝“上头”的心都凉了半截。真香警告,来得比想象中快。

为啥?两个字:内卷。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但电池厂却越建越多。价格战打得飞起,利润空间被疯狂挤压。你降价,我也降,最后谁都不赚钱。再加上欧美市场开始搞“本土化供应链”,对咱们的电池企业设门槛,宁德时代这回算是撞上了转型的“天花板”。

反观博世,虽然整体销售额也微降,但人家业务太“顶呱呱”了。从传统燃油系统的喷油嘴,到电动车的电控、电机,再到ADAS传感器、智能座舱,几乎是“全栈自研”。你不依赖单一技术,市场怎么变,你都有饭吃。这叫什么?这叫“抗风险能力”。

全球汽车零部件:中国崛起,宁德疲软-有驾

采埃孚也下滑严重,亏了10亿欧元,但它主要是因为卖了部分业务做战略调整,属于“断臂求生”,和宁德时代的情况还不太一样。而电装和麦格纳能微增,说明它们在电动化转型中找到了平衡点,既没激进到烧钱,也没保守到掉队。

亚洲支棱起来,中国企业“杀”疯了!

要说这次榜单最大的亮点,那必须是中国企业的集体“上桌第一个动筷”。2020年,百强里只有7家中国企业;2024年,直接翻倍到14家!销售额从300亿飙到近1000亿美元,占比从4%冲到10%以上。这哪是崛起,简直是“走路摇头晃脑”地走进核心圈了。

背后推手?“中国制造2025”不是白喊的。国家在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半导体、电池材料、电控系统,都在“去依赖”。整车厂敢用,零部件厂就有机会,一来二去,整个产业链就“支棱起来”了。像比亚迪的弗迪动力、蔚来旗下的蔚然动力,都在榜单上露脸了,这说明咱们不光会造车,还会造“心脏”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中国企业大多扎根亚洲市场。榜单里,排名上升的企业,亚洲业务占比平均超40%,跃升5位以上的,甚至高达62.7%。亚洲车市稳,零部件企业就稳,逻辑就这么简单。反观欧美,市场波动大,老车企转型慢,零部件厂也跟着“坐过山车”。

电动化、智能化,才是未来“主菜”

全球汽车零部件:中国崛起,宁德疲软-有驾

再看业务布局,趋势太明显了。搞电动化、电子电气的零部件企业,55家;做车身内外饰的,53家。这两类最多,说明大家都在往“电”上靠。而软件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企业,虽然只有22家,但数量在悄悄增长,说明智能化才是真正的“未来赛道”。

传统领域呢?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企业数量要么不变,要么下滑。燃油车的“老咕噜棒子”时代,真的在翻篇了。现在谁还在死磕燃油技术,谁就容易被时代甩下。像博世、电装这些巨头,早就把重心转向电驱系统和智能驾驶,宁德时代虽然电池业务承压,但它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上的投入,也是冲着未来去的。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传统零部件厂就没活路了?也不是。像麦格纳,它既做传统车身,也做电动车的“一体化压铸”,还能给新势力代工整车,灵活得很。未来的零部件巨头,一定是“多面手”,单打一的,迟早被淘汰。

横向对比:谁在“真香”,谁在“劝退”?

拿宁德时代和博世比,一个专精,一个全能。宁德时代像“电池界的独孤求败”,但一旦市场变天,风险集中;博世则像“武林盟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稳得一批。短期看,宁德可能“气的蹦起来”,但长期看,它的技术储备依然“顶呱呱”。

全球汽车零部件:中国崛起,宁德疲软-有驾

再看电装和麦格纳。电装背靠丰田,电动化转型稳扎稳打,燃油和电动两条腿走路,不激进也不保守,属于“真香”型选手。麦格纳更绝,给奔驰、宝马做车,也给Fisker、Lucid代工,客户遍布全球,抗风险能力一流。这种“代工+零部件”双轮驱动的模式,简直是“装逼利器”。

反观一些只靠燃油车吃饭的老牌供应商,这几年日子越来越难。电动化转型慢,研发投入跟不上,销量一跌,直接“天塌了”。

结语:格局已变,未来可期

总的来看,2024年的零部件行业,表面看是销售额微降,实则暗流涌动。中国企业的崛起不是偶然,是产业链整体升级的结果;宁德时代的疲软也不是末日,而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的信号。

未来十年,谁能拿下电动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谁就能站上C位。博世靠的是全面,宁德靠的是深度,中国企业靠的是速度和规模。这场“车界大棋局”,才刚刚进入中盘。

全球汽车零部件:中国崛起,宁德疲软-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行业变局,你会更看好“全能型”巨头,还是“专精特新”的技术派?面对越来越卷的电动车市场,你觉得哪家零部件企业,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神车”背后英雄?你喜欢那个车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