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交锋:一场碰撞引发的安全与舆论反思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事件解析

事件背景

理想汽车于7月29日发布纯电SUV理想i8,并在发布会上展示其与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测试中,东风柳汽旗下乘龙卡车的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轮弹起,虽理想后续在传播中对卡车品牌打码,但发布会原视频未处理,引发网友对乘龙卡车质量的质疑,导致双方陷入舆论风波。

各方回应与争议焦点

理想汽车声明

测试目的:强调仅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非标准碰撞测试,测试卡车作为“移动壁障”随机购买(二手乘龙卡车),未评价其他品牌质量。

立场:称卷入乘龙品牌争议为“无心之举”,并认可中国汽研(测试方)的专业性。

中国汽研声明

测试方法:依据普通公路事故场景设计,选择卡车仅基于整备质量(8吨),对二手卡车进行改装(改色、配重等),测试未评价其他品牌安全性。

车企交锋:一场碰撞引发的安全与舆论反思-有驾

态度:呼吁理性解读,保留对恶意传播者的追诉权。

乘龙卡车回应

质疑测试科学性:指出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差异大,发布自身碰撞视频(ECE认证、超高强度钢设计)反驳。

公关行动:通过多张海报(如“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公开信及社交媒体互动,指责理想侵权,强调安全需基于真实场景。

公众反应

网友涌入乘龙官方账号留言质疑其质量,部分用户称“不敢购买”。

乘龙以硬核回应引导舆论,如“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等。

争议核心

测试合理性与误导性:

理想是否刻意通过碰撞结果影射乘龙质量?测试使用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壁障是否削弱结果说服力?

车企交锋:一场碰撞引发的安全与舆论反思-有驾

中国汽研强调测试非标准流程,但公众误读为车对车安全性能对比。

商业伦理与法律风险:

理想在发布会使用未打码视频,可能涉及商标展示的合规性。乘龙称已启动法务处理,或存在商业诋毁争议。

双方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理想声明“无直接竞争”,但舆论已实际影响乘龙商誉。

行业影响与后续展望

行业规范呼吁:

事件凸显非标准测试的舆论风险,可能推动对碰撞测试宣传的规范化,避免误导性对比。

车企或更谨慎使用第三方测试视频,需明确测试边界。

品牌形象博弈:

理想面临“炒作安全”质疑,需平衡营销与客观性;乘龙借势强化“安全硬实力”形象,但需应对潜在客户流失。

法律层面进展:

车企交锋:一场碰撞引发的安全与舆论反思-有驾

若乘龙提起侵权诉讼,或围绕测试方法、品牌使用合法性展开攻防;理想需证明无主观恶意。

总结

此次事件既是产品安全性的交锋,也是公关与法律博弈的典型案例。理想试图通过极限测试彰显技术实力,却因未妥善处理品牌关联引发连锁反应;乘龙迅速反击,以技术证据和情感化传播挽回声誉。未来,行业或需建立更清晰的测试宣传准则,避免类似争议损害生态。

#汽车行业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