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化总被嘲“慢半拍”,但奥迪这次带着Q6L e-tron家族重回战场,限时尊享价34.88万起,对标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
这款车不仅把轴距加长105mm,还塞进了华为乾崑智驾和宁德时代107kWh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暴涨294公里,摆明了要撕掉“油改电”标签。
价格战? 奥迪这次玩的是“价值重构”
34.88万的起售价,比欧洲版便宜16万,还标配88英寸AR-HUD、21寸轮毂和B&O音响,这波操作被业内称为“传统豪车的诺曼底登陆”。
权益:9月7日前下单,5000元定金抵10000元尾款,送6万豪华装备礼;首发版车主终身免费使用华为智驾系统,女性用户再加赠1.5万积分和管家服务。
对比蔚来ES6的36.8万起售价,奥迪只贵1万,却多出激光雷达和800V高压平台,摆明要抢“技术派”用户。
PPE平台首秀,800V快充是亮点,冬季续航仍存疑
奥迪搬出与保时捷联合开发的PPE纯电平台,全域800V架构支持270kW超充,10分钟补能294公里,号称“消除里程焦虑”。
宁德时代107kWh三元锂电池标称CLTC续航765公里,冬季衰减控制在18%(行业平均30%),电池体积利用率比海外版提升15%。
不过实测泼了冷水:-7℃开空调续航缩水到460公里,零下15℃超充功率暴跌30%。 官方承诺“热管理系统精准控温”,北方用户还在观望。
无图L2+够聪明吗?
全车32个传感器,含两颗带自动清洗加热的激光雷达,无图L2级系统能识别红绿灯倒计时、预判“鬼探头”。
北京五环外实测却翻车:系统频繁提示“超出运行范围”,复杂路口决策犹豫;突发障碍物刹车比单目摄像头快0.8秒,双激光雷达硬实力扳回一局。
奥迪还埋了彩蛋:电子外后视镜可切换夜视模式,数字尾灯能投射泊车状态,可惜周围车得是奥迪最新款才能接收信号。
潜艇级安全? 碰撞测试玩真的
车身34%热成型钢(潜艇同级),83%高强度材料,扛住3倍国标碰撞测试。
电池包用9层玻璃钢纤维护板+4横3纵框架,官方演示5米高空跌落不起火。
车身比全铝车架的蔚来ES8重82公斤,续航被隐性消耗,安全与轻量化难两全。
德系驾控灵魂还在吗?
前后五连杆悬架+布雷博四活塞卡钳,转弯半径比Model Y小0.5米;FSD减震器源自保时捷Taycan,液压阀响应比电磁结构快3倍。
e-tron GT同款运动声浪系统,配合前窄后宽轮胎,刻意保留“燃油车推背感”。 用户反馈“百公里零晕车”,但后排地板抬高3厘米,大腿支撑打了折扣。
中国式豪华,2995mm轴距+五屏联动
加长轴距后排膝部空间比奔驰EQC多两指,超纤绒顶棚+25处氛围灯,座椅海绵增厚专为中国人腰背设计。
五屏联动却暴露短板:副驾屏强光反光被吐槽,车机唤醒速度200ms碾压合资竞品,方言识别精准但仅限粤语/四川话。
B&O音响20个扬声器带4个头枕音响,选装价能买两台iPhone 18 Pro。
灯厂炫技还是真有用?
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支持8种动态签名,青城绿/流霞紫中国专属色被夸“高级”,主动矩阵大灯投影功能被调侃“路灯都比它亮”。
全景天窗没物理遮阳帘,海南实测车内温度高4℃,德国设计师显然低估了中国紫外线。
传统豪车的反攻,消费者买账吗?
预售首月订单破万,证明“德系精工+中国智慧”的组合有吸引力。
小米YU7杀到23万起,乐道L90租电方案压到19.39万,奥迪的“技术溢价”能撑多久仍是未知数。
用户最纠结的点:激光雷达自动融雪很酷,但冬天续航能不能突破500公里? 华为智驾的城市场景适配,是不是还得等OTA?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