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刚工作两年的发小挑车,他蹲在某新势力展车旁戳屏幕:“爸说这车能连蓝牙,结果我教了十分钟,他只会按喇叭。”转头看另一边,他爸摸着一汽丰田bZ5的座椅直点头:“这皮子软和,空调按钮大,比我那老捷达顺手。”这一幕扎心吗?00后给爸妈选新能源车,怎么就成了“反向教学”现场?
▍ 00后孝心背后的选车痛点
国家统计局2025年1-5月数据显示,25-30岁群体新能源车购买占比已达37%,其中60%是为父母选购。但这届年轻人碰上的麻烦可不少:某汽车论坛热帖里,有网友吐槽给父亲买的某品牌纯电SUV,“标称550公里续航,冬天开暖风跑高速,实际就300出头”;还有位妈妈在短视频里哭笑不得:“车机说要‘深度思考’才能响应,我喊了八遍‘开空调’,它终于弹出个‘是否确认’——我七十岁了,等得起吗?”
▍ 真实案例里的“父母友好型”答案
发小最终选了bZ5,倒不是冲动。他爸跑了趟老家,从北京到保定150公里,返程时电量还剩20%,彻底打消了“虚标续航”的顾虑。“我爸以前开油车,最怕半道找加油站,现在看这续航数字实在,比啥宣传都强。”另一个朋友老王就没这么幸运,他买的新势力车标榜“智能座舱”,结果他爸戴老花镜研究半小时,连蓝牙都连不上:“屏幕上的字比报纸小,菜单绕得比我下象棋还复杂。”
▍ 新能源车“适老化”为何成了难题?
说穿了,很多品牌把“给父母买车”简化成“堆配置”——更大的屏幕、更炫的语音,却没考虑父母真正需要什么。某行业白皮书显示,50岁以上用户使用车机时,73%的操作集中在导航、音乐、空调这三个基础功能,他们更在意“反应快不快”“字大不大”“学起来难不难”。就像我爸常说的:“我要的不是能刷短视频的车机,是你一喊‘开座椅加热’,它立马热的。”
▍ 一汽丰田bZ5的“反套路”解法
bZ5的聪明之处,在于把“父母需求”写进了产品基因。15.6英寸中控屏看着大,菜单却简单得像老式电视机——按“电话”“导航”“音乐”三个大图标就能搞定,我爸这种“手机仅用接打电话”的用户,半小时就摸透了。续航更实在,550公里和630公里两个版本,官方标多少,实际跑下来基本差不离,毕竟丰田的三电技术,靠的是22年造车经验攒的底气。安全配置更是“卷”到父母心坎里:9个安全气囊,比我家那辆老轿车多了一倍;10个JBL扬声器,我妈坐副驾听《红灯记》,直夸“比社区大喇叭清楚”。
▍ 下一代“孝心车”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00后买车的逻辑变了——不再是“我觉得好”,而是“爸妈用着好”。就像发小说的:“我爸坐进bZ5,第一句话不是‘这车多贵’,是‘这座椅能调高低不?我腰不好’。能把这句话写进产品设计的,才是真懂父母的。”
上周末路过4S店,发小他爸正坐在bZ5里听JBL音响放《空城计》,见我进去就招手:“丫头,你帮我看看,这屏幕上的‘微信’咋点不开?”我凑过去一瞧,好家伙,他爸正用语音喊:“你好,丰田,打开微信!”——你看,父母要的从来不是多高级的功能,是“我说话,它能懂”的踏实感。
当00后开始用“爸妈的逻辑”选车,或许才是新能源车该有的样子。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