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每次瞅着车展上那些“概念车”,我心里就犯嘀咕:这玩意儿,能靠谱地跑在马路上?
极氪9X一露脸,我又冒出这念头。
倒不是说它颜值拉胯,恰恰相反,那车腚,官方宣称镶嵌着四万多颗“切割面”,亮起来仿佛整个银河系都坠下来了,听着就赛博朋克,可...顶用吗?
先侃侃这尾灯,官方恨不得把“精雕细琢”四个大字烙在脑门上。
得承认,吸睛是真吸睛,但掰着手指头算算,四万多个面,这得耗费多少工时?
成本不得蹭蹭往上涨?
当然,厂家的说辞肯定是,这是为了死磕极致。
可归根结底,这笔账还不是得消费者来埋单?
先别急着下结论,还有那“天地门”。
听着云山雾罩,不就是对开式车门嘛。
官方说方便进出,搬运大件也顺手。
这话不假,可你扪心自问,现在的车位跟螺蛳壳似的,你这门一敞开,隔壁的车主不得跳脚骂娘?
而且,对开门的安全系数,真比传统车门更胜一筹?
再说说那个“揽景座椅”。
听着就舒坦,歇脚的时候能葛优躺着赏风景。
可现实是,现在都市里哪还有什么风景可言?
放眼望去,都是钢筋水泥,能瞅见个啥?
况且,你真有闲工夫停下来看风景吗?
上班路上,争分夺秒,谁有这闲情逸致?
当然,我没想贬低极氪9X的意思。
反之,它体现了当下中国汽车工业的设计水准。
但关键在于,咱们造车,到底是图个花里胡哨,还是图个皮实耐用?
是为了迎合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还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刚需?
当下车圈刮起一阵歪风,造车就是要堆砌物料,就是要采用最前卫的设计。
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塞进去。
但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并没有改善用户体验,反倒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门槛。
就拿那个尾灯来说,颜值是真能打,但万一磕着碰着了,换一个得掏空多少钱包?
修起来得多棘手?
还有那“天地门”,如果发生剐蹭,维修费用肯定比传统车门高出一截。
与大众认知相悖,真实的情况是,不少消费者买车,最看重的还是实用性、耐用性和经济性。
他们期盼自己的座驾能够安稳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而不是变成一个行走的艺术装置。
当然,厂家追求革新是好事。
但革新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硬拗造型。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实打实地提升用户体验的革新,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原因归咎于“消费者不懂欣赏”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是能够解决他们切身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只能用来装点门面的“奢侈品”。
归根结底,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供着的。
极氪9X的外观设计确实煞费苦心,但最终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得看它能否真正契合消费者的需求。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车是为了改善生活,而不是为了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焦点。
而所谓的“匠心”,如果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最终也只能是设计师的自娱自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