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和轿车谁更安全?IIHS:对撞事故中,轿车死亡率是SUV的4.5倍
老司机我开了二十多年车,从最早的“老三样”开到现在的新能源,路上见的事故也不少了。每次看到轿车被SUV追尾,车头都快塞进对方底盘下面,心里就直叹气。这年头,大家买车都讲究个安全,可这“安全”俩字,到底藏在哪儿?是看车身强度?还是看安全气囊多不多?又或者是看它是不是SUV?最近有个数据挺火,说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研究发现,轿车驾驶员在与SUV对撞中的死亡率是SUV的4.5倍。这话一出,不少轿车车主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以后都得换SUV才安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SUV和轿车,到底谁才是“公路铠甲”?
先说结论,别卖关子。在同等条件下,SUV确实在物理层面比轿车更占优势。这优势,说白了,就是“高”和“重”。SUV底盘高,一般比轿车高出20到50厘米,体重也重个100到500公斤。这就好比一个壮汉和一个瘦子打架,壮汉一推,瘦子就得往后倒。车也一样,当SUV和轿车发生碰撞,尤其是追尾,吃亏的往往是轿车。你想啊,SUV的后保险杠那么高,轿车的前保险杠那么低,一撞上,轿车的保险杠正好顶在SUV的“腰”上,而SUV的保险杠呢?直接怼进轿车的发动机舱,甚至威胁到A柱。A柱是啥?那可是保护你脑袋和脖子的“生命柱”!看过不少追尾案例,轿车车头被撞得稀巴烂,发动机都移位了,A柱变形甚至断裂,看着都揪心。要是赶上后面还装个“流氓钩”的越野车,那更是惨上加惨,前杠直接被捅穿,想想都疼。
那要是反过来,轿车在前,SUV在后呢?别以为这样就安全了。SUV体重优势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高速追尾,巨大的冲击力会把轿车像推土机一样往前推,如果前车也刹住了,那夹在中间的轿车就惨了,轻则后备箱报废,重则直接从“三厢”变“二厢”,后排乘客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你前面那块倒了,你也得跟着倒。所以啊,别以为自己开的是“铁包肉”就万事大吉,有时候“肉包铁”反而更惨。
再来说说迎面对撞,这可是最要命的。这时候,势能就起决定性作用了。势能跟重量和速度都有关。就算两车速度一样,SUV因为更重,撞击时的动能更大,对轿车的破坏力也更强。轿车受撞击的位置,比如水箱、防撞梁,往往直接承受SUV的“泰山压顶”,车头溃缩是常态。除非是那种安全性能特别变态的轿车,比如沃尔沃S90,全身上下关键部位都用上了1600MPa的硼钢,强度是普通高强度钢的4倍,号称能扛住4头成年亚洲象的重量。这种车,才算得上是“硬汉”,一般的SUV还真撞不过它。但问题是,这种车有几个?大多数普通轿车,哪有这等“金刚不坏之身”?
不过,老司机我得提醒一句,光看车型大小来论安全,那是片面的。SUV也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重心高。底盘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重心高,高速过弯或者紧急变线时,稳定性确实不如轿车。这也是为什么有些SUV容易侧翻的原因。虽然现在有ESP车身稳定系统帮忙,但物理规律摆在这儿,再好的系统也得有个限度。你见过几辆轿车能翻个底朝天的?但SUV,尤其是那些高高瘦瘦的,还真有。所以,别以为开SUV就一定能“横着走”,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王者”。
那安全到底看啥?老司机我的经验是,看配置,更要“看人”。主动安全配置,比如AEB自动紧急制动、ESP、ABS这些,才是真正的“保命符”。它们能在事故发生前,给你踩一脚刹车,或者帮你稳住车身,把事故扼杀在摇篮里。这比事后补救强多了。像沃尔沃的“城市安全系统”,能在50km/h以下自动识别行人和车辆,避免碰撞,这技术,牛!被动安全呢,就是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强度这些。再好的车,你不系安全带,那也是白搭。我看过一个案例,长城魏牌VV7从20米高架桥上翻滚几圈掉下去,车上人没事,为啥?除了车身强度高,关键是人都系了安全带,气囊也全弹出来了。还有长安UNIV被大货车压成“纸片车”,人居然活下来了,这不就是车身强度的最好证明吗?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SUV和轿车谁更安全?在碰撞的物理法则面前,SUV确实有先天优势,但真正的安全,是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驾驶者安全意识的“三位一体”。你开的车再大再重,开得歪歪扭扭,不守规矩,那也白费。反之,哪怕开的是小轿车,技术好,意识强,该有的配置也不少,一样能平平安安。那么问题来了,在你心里,是“大”更安全,还是“全”更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