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

车界近期的一个引人瞩目之处,直接指向了咱们西部腹地那座以美酒闻名遐迩的城市——宜宾。

过去一提到宜宾,脑海里多半是那股子醇厚酒香,那是岁月沉淀的韵味。

但如今,宜宾不只酿酒,它也开始“造车”了,并且将70件“宜宾造”的硬核产品,隆重展示在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配展上。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这件事,细细品味,其间透露出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

宜宾的转型:从“美酒”到“智造”的跃迁

这次成都汽配展上,宜宾市贸促会联合经合局,集结了22家汽车汽配企业参展,阵容颇为强大,其中不乏凯翼汽车、中车铁投、四川时代、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等行业内的翘楚。

这绝非一次简单的亮相,而是宜宾将其在汽车产业上的深厚积累与勃勃雄心,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宜宾此次的展馆,面积达到了400平方米,这份规模与气势,无疑是对宜宾“造车”决心的最直接宣示。

展区主题更是气魄不凡:“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轨接全球 氢启未来”、“长江首城 智行千里”、“电动宜宾 智造未来”,以及“长江首城 储能高地”。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这些命名,不仅仅是宣传口号,其背后是宜宾扎实的产业布局与对未来的宏伟构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馆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巧妙地融合了“绿色低碳美学”与“现代科技结构”。

光感吊顶、渐变灯带,辅以模块化视频系统,共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未来科技感。

展品陈列井然有序,画面通过数字化线条勾勒,处处流淌着宜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展览,更像是一场“宜宾智造”的未来场景预演,令人不禁想起《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宜宾正是深谙此道,在变中求新,在通中求远。

---

实力支撑:数据印证宜宾“造车”的扎实步伐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虑,这样的雄心壮志是否有真材实料支撑?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事实是,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宜宾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发展势头,是实实在在的。

2024年,宜宾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上企业数量达到了18户,而这些企业所实现的规上工业总产值,更是高达148.6亿元。

这笔数字可不小,它明确昭示着宜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与坚实实力。

更令人振奋的是,宜宾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预计到2027年,整车规模将达到3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整车规模预计达到20万辆,而全产业链的营业收入,将一举突破500亿元。

这样的发展速度与宏大愿景,无疑彰显了宜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决心与魄力。

当我们还在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之路时,宜宾已经悄然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从整车制造,到动力电池,再到电机电控,乃至各类常规汽车零部件,甚至延伸至最前端的锂电材料,都形成了紧密的闭环。

这不正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吗?

正如《道德经》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宜宾的汽车产业,正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壮大。

---

西南“智造”新高地:不仅有汽车,还有“智轨”!

宜宾的产业布局,其视野并非只局限于乘用车领域。

他们还成功打造了西南地区最大的智轨生产基地。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智轨,作为一种新型城市交通工具,它巧妙地融合了有轨电车与公交车的优点,无需铺设实体轨道,而是通过虚拟轨道行驶,兼具环保与高效的特性,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意味着,宜宾不仅在陆地交通工具上有所布局,甚至连城市轨道交通也纳入了其发展版图。

这是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或许能亲身感受“宜宾造”的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中穿梭的便捷,也能搭乘“宜宾造”的智轨列车,体验城市公共交通的舒适与高效。

归根结底,这件事透露出几个深层信息:

首先,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发展正走向多元。

以往的“一枝独秀”局面正在改变,像宜宾这样的内陆城市,正通过其独特的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崛起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生力量,可谓“百花齐放春满园”。

宜宾携70件“造车”硬货亮相成都,剑指西南新能源汽车高地?-有驾

其次,新能源汽车已经远不止单纯的“制造”概念。

它背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涵盖了从上游的原材料开采、中游的核心部件生产,到下游的整车制造、配套设施建设,乃至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轨道交通等多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最后,地方政府的魄力与远见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宜宾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

他们不仅看到了眼前的机遇,更以长远的眼光布局未来,这份担当与远见,正是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所以说,当我们还在关注新车价格的涨跌、销量排行榜的起伏时,宜宾这样的城市,正以一种稳健而有力的姿态,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着自身的智慧与力量。

这正是“中国智造”韧性与活力的生动体现。

未来,无论是路上驰骋的智能网联汽车,还是城市中穿梭的智轨列车,都有可能蕴含着“宜宾造”的基因。

这种由内而外的蜕变,是否也给您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