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多就能开走小米SU7,这消息一出来,估计不少还在排队等车的人,心里得咯噔一下。
省了足足四万多块,这折扣力度,听着确实让人心动。
但仔细一看,噢,是门店的展车,而且是内部员工专享。这批车,说白了就是被人天天摸、天天坐的二手新车,可能还有点不易察觉的轻微使用痕迹。
这账到底划不划算?为了那八到九折的优惠,去接盘一台展车?
不对,这事儿的关键点,压根就不是那几万块钱。
核心是,这批车无需经历常规订单的长时间排队等待。
这一下就真的扎心了。
外面多少人为了早点提车,天天刷APP看进度,订单排到大半年后。结果内部员工不仅能打折,还能插队立马提车。这才是最让人感觉不平衡的地方。
当然,小米也不是第一次偏爱自家员工了。
早在3月底那会儿,普通用户买车的分期年化费率是2.5%,而小米正式员工能拿到1.6%的优惠费率。虽然省的钱不多,但这种亲疏有别的感觉,一直都在。
不过,你要说小米这么做有多出格,倒也不至于。
把展车和试驾车打折卖给内部员工,这在汽车行业里算是常规操作了,奔驰宝马都这么干。车子总有更新换代的时候,与其让它在仓库里落灰贬值,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快速回笼资金。
这么看,小米反而是越来越懂行规了。
这手操作高明就高明在,它完美地规避了公开降价的风险。
试想,如果小米现在敢公开给SU7降个四五万,那前脚刚提车的老车主,后脚就能把交付中心给围了。品牌形象也立刻崩塌,刚竖起来的高端人设就没了。
现在这样多好,用员工福利的名义,把这批二手展车清掉。钱收回来了,库存清掉了,员工得了实惠(主要是免排队),新车的价格体系还稳稳保住了。
这套组合拳,玩得明明白白,越来越有老牌车企的运营味道了。
只是,这精明的商业算盘,看在那些真心实意在APP上刷排对的米粉眼里,滋味可能就有点复杂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