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

最近,上海的电动车成了热议的话题。充电费用一涨再涨,大家都觉得自己像被坑了,原本充一次电只用一杯奶茶的钱,如今变成了高端轻奢的下午茶价。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更夸张的是,有不少人在发现涨价后,电驴的充电费反而比那些新能源车还要贵,很多在上海过日子的人直呼:这简直是在逼着他们把电瓶拎回家。

突然暴涨100%

以前呀,在小区里的充电桩给电驴“喂食”几乎不用动脑子,闵行那边的大哥只要两块钱就能把电充满,然后满血复活;而静安的阿姨,一块钱就能充上六个小时,真是太方便了。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那种感觉,就像用着免费公共WiFi,心里头有点踏实,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拼命花钱换来的红利,也是城市为咱们日常通勤带的一份温暖。不过,这份脆弱的平衡,一点就碎,话说破就破了。

现在啊,搞出来个新东西叫“价费分离”,听起来挺高端:电费归电费,服务费归服务费,结果一拿到账单,大家都懵了,啥也搞不清楚。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每度电除了那一成不变的国家电价外,还得加上一笔最高五毛八的服务费,这五毛八居然比电费还要贵!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开新能源车的朋友们都笑了,他们去那些高大上的快充站充电,高峰时段的服务费基本都不超过五毛,平常的时候几分钱几毛钱就能搞定。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这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我这小电驴用的充电桩,难不成比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还厉害?维护起来还要更花钱?

还有些网友调侃说,这样下去,几天后给小电驴充一次电的钱,恐怕都快赶上加油费了。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对于每天得充两次电的外卖小哥而言,涨价的每一分钱,都在吞噬他们用命换来的那点儿不多的利润。至于普通上班族,这也是一笔悄无声息但不断增加的生活支出。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大家都知道做买卖要赚点,但这么突然、还不对等的涨价,不像是真正的市场调节,更像是一场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偷袭”。

这笔糊涂账到底肥了谁的口袋?

运营商一边大声辩解,他们说,过去按照时间收费,结果有些居民总是图便宜“薅羊毛”,导致他们一直在亏本运营。现在改为按电量收费,算是回归了商业的本来面目。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为了证明自己不容易,他们列了一堆成本:设备折旧、人工维护、线路损耗……最后还提到一个神秘的“物业场地费”,这笔“场地费”又成了一道谜团。

有些物业站着拍胸脯保证,一分钱都没收,反倒是运营商还拖欠他们的电费;也有物业则含糊其辞,承认服务费里确实包含他们的一份,算是进入小区的公共收益。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居民们只晓得自己多掏了点钱,可对这些钱到底经过了几层手,谁又拿走了,都没啥概念。那高昂的服务费,到底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实处,多少变成了某些环节“抽成”的默契份额,大家心里也没底。

在那最终一片看不清楚的利益迷雾中,真正受害的,还是那些站在最底层的消费者。

上海有六百万辆电瓶车,这个市场可真大,吸引了不少企业涌入,门槛也不算高,竞争一片混乱。等到早期靠补贴和烧钱的方式结束后,要实现盈利,服务费就变成了最容易动手的那块肥肉。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当各个运营商的报价逐渐趋于一致时,你难免会觉得,这到底是真正激烈的竞争,还是大家暗中达成的“集体涨价”默契,令人忍不住开始打疑问。

好心办了坏事

其实,相关部门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年年头,上海就出台了新规,规定充电收费要“价费分开、明码标价”,目的在于让收费更透明,也为了保护居民权益。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文件里很明确地指出,要防止“借机违规涨价,导致居民充电费用大幅上升”,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考虑得也挺周到的,但一到复杂的社区环境中,规矩一施行就容易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变化。

文件里挺鼓励物业“不给或者少收场地费”,想让利润留给居民,但实际上,物业愿不愿意听,居民有没有真正的话语权,才是重点所在。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有些小区的业委会挺强硬,能代表业主跟运营商讨价还价,把服务费压低点,但大部分老旧小区里,充电桩本来就少,居民团结不起来,只能被动接受,要么忍痛被宰,要么就得自己想办法。

监管部门干预总是动作慢半拍,居民一投诉、媒体一曝光,相关单位才赶紧出来调解。这种“打地鼠”式的管理,虽然能应急,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针对那种深入到城市每个角落的民生服务,要怎么搭建一套成本透明、价格能把控、全过程都能监督的长效机制,真是个难题得很。

算账不清楚,安全倒是看得一清二楚。楼下充电的价钱让人觉得肉疼,那些早就少见的“空中飞线”又偷偷从居民楼的窗户里躲出来,像个鬼影似的,悄悄探头张望。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拿着几十斤重的电瓶爬上楼,在客厅里充电,已成为许多人的无可奈何。这可不是夸大其词,而是血的教训。

短短一个月两起火灾

今年7月,崇明某个小区的非机动车棚突发大火,一排车辆都被烧成了铁架子。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没多久,杨浦一个住户把电瓶车推到楼道里充电,凌晨时分电池突然爆炸,那火光冲天,导致四个人受伤,其中最严重的烧伤面积足足有95%,肇事者也被刑事拘留,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这些事儿的背后,是普通人为了“节省开支”和“保障安全”,被逼着做出选择,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碰碰那微乎其微的意外几率。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我们费了多少年时间,宣传安全充电、整治乱插飞线的乱象,好不容易让大家习惯了使用车棚里的智能充电桩,结果一涨价,差不多一夜之间,之前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一旦那种容易燃烧又容易爆炸的锂电池被带进家门,那可不只是头顶上那根普通的电线那么简单了,可能牵扯到的不止是个电线问题。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一次火灾带来的救援开销、医疗支出,还包括对整个社区安全感的打击,这些可不是几块钱的服务费能算得清的事。

结语

上海这次充电风波,把大城市里那些看似小事的治理难点都揭露出来了:比如说,民生问题和市场规律之间的摩擦,政策的好意和实际落实之间那道难跨的鸿沟。如果要把这个迷题拆开,光靠某一方的让步或者硬冲硬顶,可就不行了。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你说的这个问题挺关键的:充电桩到底是纯粹的商品,还是有点公共服务的意味在里面?它的价格到底是不是得有个更合理的“上限”或者说“天花板”才合适?

怎么才能让成本不再成个迷糊账,把定价的依据变得说得通、讲得明?又怎样引入真正的竞争机制,避免市场被几家企业垄断,把持住那价格的话语权?

上海电车价格猛涨一倍,市民难以承受,充电费用竟超汽车加油-有驾

这些难题考验着城市的决策者,也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毕竟,一块钱就能引发一场火灾,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那栋楼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