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向来是被公众视作带头大哥,然而2025年刚开年,其发展态势就有些不乐观。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而国内销量却不断地往下滑,这不是小小的波动,而是实实在在的下滑!那个曾经一年销400多万辆的销量奇迹,怎么就突然停下来了呢?比亚迪从2020 年的42万辆的年销量飙升至2024年的427万辆,这增速,堪比火箭升空。
明眼人可以明显察觉到,比亚迪被竞争对手团团围住,竞争对手纷纷追赶上来。传统车企纷纷效仿跟进,吉利银河单月销量轻松突破10万辆,直接瞄准比亚迪的爆款车型,价格还更具诱惑力。而奇瑞、长城也在技术上卯足了劲,在混动和纯电车型全面发力,彼此之间的差距在肉眼可见地缩小。
造车新势力方面,如理想、问界稳稳地占据着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比亚迪反倒成了追赶的一方。零跑、小鹏专注于15万以下的走量车型,月销量逼近10万辆,这抢的是谁的市场份额?不用多说大家也心知肚明吧。
最让人揪心的是,比亚迪今年推出的新车几乎全军覆没。像海豹05DM-i、唐L、汉L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旗舰车型,销量均集体遇冷。而腾势Z9、仰望U7冲击高端市场,也没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就海狮05EV和方程豹钛3的销量勉强能看得过去。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
一是技术上的优势被对手渐渐的追上,早些年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在业内独领风骚,可现在竞争对手的芯片、电池、智能驾驶技术全都追赶上来甚至超越了比亚迪。而更尴尬的是外形设计,有很多朋友私下吐槽:比亚迪的车机系统确实厉害,可前脸设计总让人觉得没精气神,总感觉太秀气了。(粉丝们轻喷,我这是实话实说)
二是贪多嚼不烂,一年推出十几款新车型,造成研发和推广预算被分摊得像薄纸一样。消费者都看得眼花缭乱,又是海狮又是豹的,到底该选哪款?反观理想,就靠 L7/8/9 三款车,就成了高端市场的销量冠军!
比亚迪这次是真下了狠心!战略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先是直接砍掉了宋L GT,这款车原本要冲击高端市场,可评估后发现性价比不高,接着回炉重造!
然后腾势N8L延后到2026年上市,如果现在就上市的话,我想问界M9、理想L9能把它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接着是集中力量打造四款核心车型,U8L(硬派越野)、U7(百万旗舰)、海狮06(走量利器)、钛7(越野新贵)。宁愿少卖车,也要打造出爆款车型。
最后是回笼资金,大力投入技术研发,下一代E平台和智能驾驶系统加速更新换代,并放出话来要重新领先一个时代。
最具戏剧性的是,王传福前段时间亲自跑到小米工厂取经。雷军造车才几年啊?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比亚迪是真的要重新学走路了。
我认为,把脚步放慢下来,反而可能是新的生存方式。
要我说,比亚迪这次的调整算是认清了现实。过去的5年里冲得太猛,低估了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吉利有沃尔沃的底子、小米有生态流量、华为赋能问界…… 哪一个是好对付的?现在主动减速,就像高手过招,你乱拳打过来,我先后退半步,等积蓄好力量再出拳。
但隐患依然存在,技术迭代速度能不能超过对手?四款救命车能不能扛起大旗?尤其是U7要对标奔驰S级,这是国产车从未赢过的战场……
最后说句实在话,新能源市场的淘汰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比亚迪这艘巨轮掉头不容易,可要是连它都得断臂求生,那其他玩家又该怎么办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