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闲鱼卖兰博基尼?25岁女生操作太野了
这年头,闲鱼都快成段子手的舞台了。前脚刚有人挂出“全新未拆封的外星人笔记本”,后脚就冒出个“岁生日礼物,63岁男友送的高配兰博基尼”。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富婆感情破裂,准备清仓大甩卖。点进去一看,好家伙,不卖车,卖房——松江首付2万的房子,正打折促销呢。
说白了,那辆兰博基尼压根就没影儿,照片是借的,故事是编的,但引流效果是实打实的。你以为她在清仓资产,其实人家在清仓房子。这操作,比那些硬广轰炸的中介高明多了。现在谁还愿意看“黄金地段、学区房、稀缺户型”这种老掉牙的文案?人家一个情感故事,直接把你情绪拿捏得死死的。
你细品这事,其实挺有意思。一个年轻女生,敢拿年龄差、豪车、生日礼物这些敏感词当钩子,说明她摸透了流量的脉。63岁送25岁兰博基尼,这组合本身就带争议,有人骂“为老不尊”,有人酸“年轻女孩图钱”,还有人好奇“这车到底长啥样”。不管骂也好夸也罢,只要点进去,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更狠的是,她没真拿豪车骗人,而是把话题巧妙导到房产上。你说她虚假宣传吧,她没说车是自己的;你说她套路深吧,人家明摆着告诉你“这是故事背景”。这已经不是卖房子了,是玩心理战。现在的购房者,尤其是年轻人,早就不吃硬推那一套了。你越说“便宜”,他越怀疑有坑;你讲个故事,反而让他自己跑来问“这房真只要2万首付?”
松江那地方,离市区远,配套还在建,光靠地段吹,根本没人理。可一旦套上“富婆情感破裂、变卖资产”这种狗血剧情,立马就有了代入感。有人甚至留言问:“姐姐,车不卖了?我真想买。” 回复一句“已捐给慈善机构”,再顺势推房,情绪落差拉满,转化率自然就上来了。
这年头,卖东西早就不是“货—人”直接对接了,得先抓住眼球,再建立信任,最后才谈成交。她用一辆不存在的兰博基尼,完成了前三步。脑子没进水,反而清醒得很。普通人还在发户型图比价格,人家已经用故事把客户的心思拿捏住了。
你说她骗人?其实没越界。你说她聪明?确实够野。这年头,信息爆炸,注意力才是最贵的资源。谁能让人停下划手机的手指,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她没靠关系,没砸广告,就靠一个编得像真的故事,把冷门房源炒成了话题。
房子最后卖没卖出去不知道,但这条闲鱼链接的浏览量,估计已经够她再发十条精品房源了。比起那些规规矩矩写“精装修、南北通透”的中介,她更像是个会讲故事的导演——场景、人物、冲突全齐了,就差一个观众入戏。
别小看这种操作,它背后是对人性的精准拿捏。你好奇,你质疑,你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眼,这一眼,就成了她的流量入口。现在做生意,光有货不行,还得会“演”。演得不像,没人信;演得太真,又违法。她卡在那个刚刚好的点上,既吸睛,又不越线。
这年头,脑子比本钱重要。
“故事讲得好,废品都能卖出黄金价。”
资料来源:闲鱼平台公开信息、澎湃新闻房产频道、界面新闻楼市观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