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最近把2026款轩逸推了出来,一共5款车,指导价在11.39万到13.39万之间。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新出了一个“省心版”,官方价11.39万,可听说最后到手只要7.58万。
这个玩法,在现在这个新能源车扎堆的2025年,看着就挺特别。
日产这回像是想通了,不在自己不占优势的地方跟人死磕,反而在自己的老本行燃油车这块,把价格优势做到了头。
所以,2026款轩逸搞了个“减配运动”,话不好听,但事办得到位。
比如入门版就给你个6向手动座椅,连备胎都省了。
这不明摆着说,我把能砍的都砍了,就为了给你一个低价。
这种做法,在现在这个都讲究“配置拉满”的市场里,真算是一股逆流。
别人家都在比谁家有大电视、大冰箱,日产倒好,反过来跟你说,车最根本的就是个代步工具,要的是靠谱省心。
这套说法,对那些手头预算不多,就想买个踏实车子的人来说,还真挺有吸引力。
当然,价格下来了,样子也得过得去。
2026款轩逸的外观还是挺精神的。
那个V-Motion 3.0的前脸设计还在,梯形格栅里的横向镀铬条子加到了8根,还排得更密了,一眼看过去车头显得更宽、更稳当。
这种小改动,花不了多少钱,但效果很好,让车看着不掉价。
车灯也下了功夫,除了最便宜那款,都换上了新的刀锋式LED大灯。
灯里面做了三层递进的结构,官方说晚上亮起来,别人更容易认出你,辨识度高了40%。
这不光是为了好看,也是实实在在的安全考虑。
保险杠下面加了条贯穿的黑色板子,雾灯那块也改成了更有立体感的导流槽,添了点运动的味道。
从侧面看,车身大小基本没动,长宽高分别是4652毫米、1815毫米、1450毫米,轴距还是2712毫米,这个尺寸在紧凑型轿车里算不错的。
车顶线条做了个溜背造型,风阻系数是0.28Cd,还特意调整了B柱后面的下沉角度,就是为了不让后排乘客顶到头,这点想得挺周到。
车身腰线用了两条线的设计,让侧面看着不那么单调。
高配车型的门把手都快藏进车门里了,轮毂最小也是16英寸的,高配还有17英寸的哑光黑轮毂,这些都是现在流行的东西。
C柱那个经典的悬浮车顶设计也留着,还加了一圈很细的镀铬条,细节上确实比老款做得好。
车屁股的变化也挺大。
尾灯换了3D熏黑灯罩,里面的灯也重新排了,叫什么“能量矩阵”,反正就是看着高级了。
刹车灯亮度也提到了800cd/m²,后面的车大老远就能看见。
后包围还做了个扩散器的样子,虽然排气管藏起来了,但运动的感觉还是有的。
后备箱盖上翘起来一点的小鸭尾,据说高速上能增加8公斤的下压力,不管真假,样子是做足了。
坐进车里,内饰还是那个熟悉的“水平翼展”风格,中控台上面都是软材料,还做了假缝线,摸着看着都还行。
空调出风口换成了能360度转的涡扇式,有点学人家豪华品牌的意思。
仪表台的层次感也更强了,用哑光铝条把不同区域分开,据说驾驶员的视野盲区还小了12%。
中控屏除了最低配,都是悬浮的,有8英寸和12.3英寸两种大小,屏幕还特意斜了7度,就是为了防反光。
方向盘变小了,握起来手感更好。
让人高兴的是,空调控制区留了实体旋钮和按键,旋钮上还有防滑纹,开车的时候不用低头就能调,这点比那些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里的车强多了。
座椅一直是日产的拿手好戏,这次用了新一代的3D Mesh材料,坐垫也更厚实了,开长途应该会舒服不少。
后排空间是轩逸的看家本领,一个175厘米高的人坐进去,膝盖前面还有680毫米的空,翘个二郎腿都行。
车顶的布料还换成了抗菌防污的,新车的味道也散得更快了。
最后说动力,还是那台老熟人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千瓦,最大扭矩159牛·米,配个CVT变速箱。
这套东西,你别想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刺激,但平顺、省油、不容易坏是它最大的优点。
对于买轩逸的人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买这车的人,大部分就是为了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是为了天天去飙车。
总的来说,2026款轩逸的路子很清楚:在大家都去搞智能、搞电动的时候,它就在燃油车这个老地盘里,把成本控制和用户最关心的需求做到了最好。
外观内饰给你升级,让你开出去有面子;配置上,把钱都花在座椅、空间这些你天天能感受到的地方;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能省就省,最后给你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
这就好比一个聪明的饭馆老板,知道自己的招牌菜是啥,就把所有力气都花在这道菜上,而不是去跟风做什么网红菜。
在现在这个有点乱的汽车市场,日产这种踏踏实实的做法,说不定真能打动那些只想安安静静开个车的普通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