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

20年,在中国这片沃土上,一个世界级轮胎品牌如何从“初来乍到”成长为市场巨擘?

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独门秘籍”?

2025年10月10日,山东济宁。

倍耐力生产基地,一场盛大的庆典在此拉开帷幕。

二十余辆气势磅礴的豪华展车,不再是简单的展示品,它们是二十载深耕的缩影,是品牌在中国市场强大实力的有力证明。

这场以“轮迹承廿载,未来共加倍”为名的活动,不仅仅是对过往的追溯,更是对未来雄心的宣告。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从“制造”到“智造”:生产线的“变形记”

消费者最关心什么?

我想,无非是手中那四条橡胶的可靠性。

所以,当我们走进倍耐力的生产车间,看到的绝非冰冷的机器轰鸣,而是一场关于精度与效率的“科技革命”。

你见过数控轮胎压制成型设备吗?

它们就像是操刀的艺术家,将橡胶塑造成完美的形态,产品精度因此跃升至何种高度?

生产效率又被推向怎样的新极限?

这还不是全部。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先进的低温轮胎硫化技术,更是让轮胎的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

想象一下,在极端路况下,轮胎依然能保持稳定抓地,这背后,是怎样的技术支撑?

高精度数字化生产线,让每一条轮胎,无论在性能表现还是品控环节,都稳稳地站在行业前头。

这哪里是简单的生产,这分明是在雕琢艺术品!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研发实验室:解锁未来驾驶的“秘密代码”

如果说生产车间是展现“硬实力”的舞台,那么“倍耐力亚太区研发创新中心”则更是揭示了品牌的“内功心法”。

走进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于轮胎静音技术的极致追求。

谁不渴望在车内享受一份宁静,将外界的喧嚣隔绝?

倍耐力,显然深谙此道。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但品牌的野心不止于此。

在“互联移动出行”这个风口浪尖,倍耐力更是祭出了Cyber™轮胎这张王牌。

它不再是传统的橡胶圈,而是集成了硬件与软件的智能系统。

内置传感器,实时采集轮胎数据,经过倍耐力专属算法的精妙解读,数据直达车辆电子系统。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它能让你与座驾的沟通更加顺畅,驾驶体验因此被赋予全新的维度,安全性能更是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技术,已从欧洲市场逐步渗透,并开始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进行本土化测试,与国内汽车制造商携手,共同为新款车型注入这股“智慧”的血液。

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未来的座驾,将因轮胎而变得更加聪明?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本土化战略:深耕中国,共赢未来

2005年,倍耐力就已洞察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携手华勤集团,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合作的种子。

时光荏苒,二十载光阴,双方的伙伴关系愈发稳固。

遵循“本土化”的战略方针,倍耐力在华产能持续扩张,如今已具备约1500万条乘用车轮胎以及200万条摩托车轮胎的年产量,这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更辐射至整个亚太地区。

截至目前,倍耐力在中国已拥有三家工厂,汇聚逾5000名员工。

品牌再次郑重承诺,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在华工厂严格遵循集团的高标准可持续发展准则。

在生态转型领域的持续投入,使得倍耐力中国工厂获得了当地环保部门的“A级”绩效评级,其中,兖州工厂更是摘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殊荣。

这不仅是对环保的承诺,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中国市场:为何成为倍耐力的“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全球高端轮胎市场以及汽车行业未来技术的关键策源地。

截至2025年8月,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近3.5亿辆,同期累计销量更是突破210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占比高达45.5%!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和迅猛的电动化浪潮,倍耐力凭借其高科技含量十足的产品、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零售网点,以及F1赛事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持续的强劲增长。

2024年,中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已占全球总销售额的11%,这一数字足以说明一切。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庆典现场,群贤毕至。

华勤集团创始人牛宜顺、董事长牛腾,倍耐力集团CEO安德烈亚·卡萨卢奇,亚太区CEO马赞宁等行业巨擘齐聚一堂。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倍耐力集团执行副主席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通过视频致辞,深情回顾了二十年的奋斗历程,强调了与各方伙伴的紧密协作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CEO卡萨卢奇更是直言,中国市场对技术创新驱动的价值,以及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同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性。

华勤集团创始人牛宜顺也表示,此次合作是国际企业与本土力量“相得益彰”的典范,为当地制造业生态的升级注入了活力。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活动当日的一场圆桌论坛,更是汇聚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以及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天等重量级嘉宾,共同擘画汽车及轮胎技术的未来蓝图。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笔者的肺腑之言:20年,中国市场的“倍耐力时刻”

回望倍耐力在中国这二十年的足迹,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个轮胎品牌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最初的“引进”到如今的“协同创新”,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到如今的智能互联,倍耐力与中国市场共同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蜕变”。

实践反复证明,一个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绝非易事。

它需要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需要与本土伙伴的深度融合,更需要对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投入。

倍耐力在这二十年里,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市场,不仅是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更是孕育创新、驱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未来,当我们在道路上看到更多搭载倍耐力轮胎的车辆呼啸而过时,或许可以回想起,这背后,是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中国市场与全球巨头携手共进的精彩篇章。

这“轮迹”,承载的不仅是过去二十年的辉煌,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重磅!倍耐力在华20年“智造”蝶变,未来汽车靠它?-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