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这句老话听着有点远,可细想想,有些事儿还真是这么回事。
最近汽车圈挺热闹,有篇文章挺火,题目直白:“6-9万元,这6款燃油轿车,适合工薪家庭,有没有你中意的?” 题目一下就抓住了想买车、预算又紧张的工薪族的心。
文章里列了吉利帝豪、大众朗逸新锐、日产轩逸经典、长安逸动、别克威朗Pro、现代伊兰特这几款车,说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也大概说了落地价。
初看挺客观,但仔细琢磨,问题来了。
这几款车,市场保有量确实不小,销量也还行,工薪族买车选它们,图个稳当。
可它们真的“适合”工薪家庭吗?
啥叫“适合”?
光是价格在6-9万之间,能开就行了?
我觉得,“适合”是在这个价位,尽量做到性价比更高、安全更有保障、养车成本更低,车子也能开得更久。
就说吉利帝豪,空间够用,配置勉强及格,可悬挂减震偏硬,走在稍差的路面,车里就容易发出恼人的响声。
大众朗逸新锐,稳定、省油,底盘也算结实,但内饰塑料感太强,后排中间的地板凸起特别高,影响乘坐舒适性。
日产轩逸经典,省心倒是真省心,可配置简陋到让人心酸,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得厉害,让人没安全感。
长安逸动,动力够猛,配置也丰富,后排座椅却不能放倒,市区堵车时的油耗也比较高。
别克威朗Pro,动力强劲是亮点,但车机系统时不时卡顿,甚至黑屏,前后保险杠的材质也让人怀疑是不是缩水了。
现代伊兰特,开起来平顺,也算省油,但内饰用料廉价,车漆薄,稍微蹭一下就容易留下划痕,底盘偏硬,胎噪也大。
看看,每款车都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这些问题,对预算充足的人来说,可能不算啥。
但对工薪家庭而言,任何一点都可能实实在在地影响生活。
减震硬,每天上班的路上就得多遭罪;内饰塑料感强,车内空气质量可能就不好;车机卡顿,想用导航都费劲。
更深层的问题是,为啥厂家总喜欢在这些低价位的车型上减配置?
是成本控制实在太难,还是觉得工薪族对车要求不高,随便糊弄一下就行?
我有个朋友,几年前买了辆合资品牌的入门轿车。
结果才一年多,车身就开始锈蚀。
他去找4S店理论,对方却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低端车型的防锈处理就那样。
朋友气得够呛,但也只能自认倒霉。
还有个朋友,买了辆自主品牌的SUV。
开了两年,变速箱就坏了。
去修理厂一问,才知道这批车的变速箱有设计上的问题,很多车主都碰到了类似情况。
这些事儿告诉我们,买车不只是买个代步工具,更是买一份安全感、一份保障。
可有些厂家,恰恰在这方面对工薪族不够厚道。
也许有人会说,花这点钱买车,你还想咋样?
可我想说,就算预算不多,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厂家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和服务。
不能因为我们是工薪族,就降低对质量的期待,就纵容厂家偷工减料。
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消费者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敢于发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厂家也该转变观念,别把工薪阶层当成可以随意敷衍的“低端市场”,真真正正地为他们打造高性价比、质量可靠的车。
这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从认真选择一辆真正适合自己的车开始,为自己的生活,争取更多应有的保障。
毕竟,车子不只是个交通工具,也是我们生活品质的体现,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不能让那些瑕疵,绊住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