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为啥现在买二线豪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事真得细说。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曾几何时,开一辆凯迪拉克或者雷克萨斯回村,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不比BBA差多少。
配置还高,价格却低一截。
看起来是真香。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但2025年的今天,局面彻底变了。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你走进一家凯迪拉克4S店。
销售热情推荐XT5,优惠八万五,贷款还能贴息。
你心动了。
但转头问了一句:“这车五年后大概能卖多少?”
销售顿了一下,说:“哥,美系车您懂的,保值率确实不如德系……”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你笑了。
不是笑销售诚实。
是笑自己差点当真。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二线豪华,正在成为汽车界最尴尬的定位。
要品牌溢价?拼不过奔驰宝马奥迪。
要性价比?打不过理想、问界、蔚来。
你说它操控好、底盘稳?
是,没人否认。
但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结果是——
今年上半年,凯迪拉克销量同比跌掉近20%,雷克萨斯也缩水超三成。
林肯更惨,六个月只卖了一万五千台。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为什么?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首先,BBA也降价了。
奥迪A4L入门款裸车不到二十六万。
宝马3系也放下身段,优惠七万起。
当你发现只多花两三万就能上一线品牌,谁还选二线?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更致命的冲击来自新能源。
理想L7,三十万出头。
六座、增程、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全配齐。
油耗?百公里不到6升。
保养?一年省四五千没问题。
品牌?人家现在也是“新豪华”代名词。

有一位原计划买雷克萨斯RX的朋友最后选了问界M7。
他说了一句特别真实的话:
“我不是不喜欢雷克萨斯,但我为什么要为一台车机卡顿、充电慢、保值率还在崩的车付三十多万?”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其次。
二线豪车的“性价比”人设正在崩塌。
你说它配置高?
是,但很多功能还停留在五年前。
车机反应慢、不支持高速OTA、语音识别像个傻子……
这些细节,在新能源车面前全是硬伤。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你说它用料扎实?
没错,底盘厚重、隔音好。
但消费者开始算账了:
“我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比新能源多掏一万二,保养多花三千,保值率再亏五万……”
这不是买车。
这是烧钱。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更何况——
现在的购车主力已经是90后、00后。
他们要的不是“低调奢华”。
而是“科技感”、“智能化”、“社交属性”。
一台不能玩《原神》的车机=没有车机。
一台没有露营模式的车=不适合周末。
一台不支持高速NOA的车=不智能。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这些,二线豪车给不了。
至少现在给得不彻底。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最后还有一个扎心现实:
“豪华”的定义正在被改写。
以前是看标、看血统、看发动机排量。
现在是看智能、看服务、看用户生态。
你看极氪001,车主夸它是“电动时代驾驶者之车”。
你看理想L9,全家出行没人说它不豪华。
甚至比亚迪仰望,靠技术实力把品牌高度直接拉满。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而二线豪车呢?
还在宣传“真皮座椅”、“boss音响”、“进口身份”。
不是说这些不好。
而是这套语言,已经打动不了今天的消费者。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所以你说,二线豪车能不能买?
当然能。
如果你真心喜欢它的设计、驾驶感,或者它就是你的梦想车型。
没问题。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但如果你冲着“性价比”和“低调豪华”去——
我劝你三思。
因为今天这个市场,早已不是五年前那个市场。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买车也是。

为啥买二线豪车的人少了?内行人说出实情:谁买谁吃亏,别当冤大-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