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冬天开暖风时候要不要同时开AC,这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跟我老公第一次吵这事儿,起因就是他开车接我,那天气温刚降,我一上车就感觉暖风不够暖,他开着暖风居然还把AC按钮给点亮了。我赶紧问他:你这是啥操作?暖气开着咋还能开空调?他一本正经地说:听别人说,冷启动的时候开AC有好处。我当时心里就翻了个白眼,觉得这人是没事找事。
后来回家,我翻翻网上的说法,总结了两条主流理由。不确定对不对,大家也别太当真。第一,冷启动时车刚发动,水温比较低,开空调压缩机工作带来发动机负荷,反而能够产生余热,让水温上升快一点。第二,是针对冬天车窗起雾的情况,开AC能除湿,干燥空气帮助玻璃快速透明。
你看,这逻辑听着有点绕,尤其是第一条,我查了几篇资料,实际说空调压缩机的确会消耗发动机动力,反而增加油耗,这不就是反而拖慢水温上升的节奏吗?(这段先按下不表)可能是某些车型的热泵空调系统例外,能回收热量。但绝大多数传统汽车,开空调多半是建立在牺牲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
就我亲身体验,恰好遇到连续三天接近零度,车里冷冰冰的,初冬早晨还是直接开暖风和玻璃除雾按钮,没刻意点AC,玻璃也就慢慢清了,够用了。实际操作上,在家附近的城市主干道20分钟路程,水温基本5-7分钟能稳定上升,开没开AC我没对比过,没那么严谨。
我跟修理厂老王聊过,这老哥多年做发动机维护,说:开AC不一定快升温,但确实能除湿——这个没错。特别是早上上下班这段时间,玻璃起雾厉害,开AC除湿就省得非得开窗户透气。我心里想,这就脚踏实地多了。
(另外老王还补刀说,广东这边冬天少得可怜,空调更经常开冷气,暖风少见。那感觉我朋友圈里广东同学的说法也比较靠谱,他们东北朋友估算热乎天数,根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然后是我朋友小李,他买了同价位的两款SUV,A车和B车。A车搭载传统暖风系统,B车是热泵空调,价格都20万上下。结果冬季用下来,A车的暖风加AC保持玻璃透明有些费燃油,有时候早晨暖风出风都不均匀,还得用刮水器配合;B车热泵系统就聪明多了,加热效率高,实际行驶中暖风可依赖性强,且油耗更省。估计技术差距真让人头大。
你看,同样价位同样季节,实操差别明显,真没法一概而论。
说回暖风和AC的问题,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自己以前写的文章里提到过,空调压缩机开启部分会增加启动负荷,这点往往被车主忽略了。对发动机来说,冷启动时负荷越大,油耗越高,发动机温度不一定能快速上去。相反,空调停掉,发动机负载减轻,热量更快聚集到水箱。这么说有点反转吧?
所以我刚才说第一点开AC能快速升温那句,有点大了。实际这事,看车型和技术能力。冷启动加开AC,可能对除霜有利,但对升温没绝对帮助。燃油经济性也得打折扣。讲直白点,AC除湿更关键,而不是暖风加AC加快热车。
接着跑题聊下: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新车冷启动之后,一上高速,暖风反倒比市区起步时要快热乎?
我怀疑这可能跟发动机负荷增大以及水泵转速有关,毕竟快速循环热水,暖风才能快热,但这纯属个人猜测,样本太少没做系统测试。
不信你试试,早上高速开车和堵车时暖风效果肯定感觉不同。
话说回AC按钮操作,某些车型设计挺玄学。比如我这车,标称AC表示压缩机工作,但有车型叫ECO模式,开着也能帮暖风,但是压缩机负荷更低。每次我操作都靠摸索,真是麻烦。
朋友笑我:老司机都靠感情开车,你咋练出手残了?我只能苦笑,折腾半天全靠灵魂力量。
还有另一个具体细节,我在车里翻相册时发现,去年冬天拍的仪表盘照片,暖风开了但AC没点亮。冷天温度表指针比平常高些。对比今年点了AC水温反而没快上去。数据虽小样本,但也侧面说明什么?(这段也先放着)
说到车窗除雾,这点倒真好用。冬天起雾确实难缠,大家还记得高中车队教练那句经典台词吗:车窗起雾别慌,按AC先,不然你还得开窗户。挺妙。
这算不算暖风和AC联动的灵魂所在?我觉得有点。
到这儿,我倒想问问你们,到底车主们在冬天开暖风时,会怎么操作那个AC按钮呢?你们真发现车窗起雾必须开,还是纯图省事或惯?哪个理由站得住脚?
再细想想,为啥国内南方冬天这么少人开暖风和AC,北方却奔着开AC暖风流程走?这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地域文化或者汽车配置上的差异?
(嗯,话说我得再找几辆5年左右的车做对比,看看实际数据咋样。)
毕竟这玩意儿天天开车的朋友多少都感兴趣,不是光讲理论,更讲用车体验。细节上,谁给我来点靠谱经验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