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在中国市场,一直以“南北奥迪”的策略进行布局,分别与一汽和上汽集团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双合资模式。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奥迪自身对市场份额的渴望,南北奥迪之间的竞争关系开始逐渐升温,一场新的博弈悄然展开。
奥迪对上汽的倾斜
近年来,奥迪明显对上汽奥迪倾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布局: 新款奥迪A5被放到上汽奥迪,其定价与A4基本持平,对一汽奥迪的A4形成了较大冲击。新款A5还采用了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显示出上汽奥迪在科技化方面的优势。
股权结构: 一汽奥迪中一汽的股权大于奥迪方(大众方),而在上汽奥迪,大众和奥迪的控制权更大,在利益和战略归属上更具优势。
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由于国内汽车制造业不发达,不少外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时,会选择两家合作方,形成“一女二嫁”的局面,比如南北大众、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等,这造成了历史遗留问题,也使得相关品牌内部存在竞争与博弈。
奥迪面临的挑战
奥迪虽然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科技化、智能化不足: 当下奥迪若不能在科技化、智能化(尤其是新能源的智能化)方面快速突破,可能会失去年轻消费者,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新兴品牌冲击: 伴随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新技术在汽车上普及,传统豪华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被新兴品牌蚕食。
内部竞争加剧: 南北奥迪的竞争关系日益明显,未来可能会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对奥迪的整体发展造成影响。
博弈走向
奥迪的这场博弈走向如何,目前尚难判断,但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上汽奥迪A5的销量: 若此次上汽奥迪A5的销量能超过一汽奥迪A4,这场南北奥迪的博弈将更趋激烈。
新能源车型布局: 奥迪计划至2025年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车型,10款PHEV车型,电动车型销量将占整体品牌销量三分之一。南北奥迪在新能源车型上的资源分配和竞争将更加激烈。
渠道模式: 上汽奥迪采用了代理制模式,这种模式能否成功,以及如何平衡一个品牌、两套运营模式,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结语
南北奥迪的博弈,是奥迪在中国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奥迪需要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