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对中企下手,德国大众就停产!北京摊牌:先认错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毫无征兆地给员工发了一封信:主要工厂,准备停产。
消息一出,整个欧洲汽车圈都懵了。原因很简单,但又很要命:给汽车造“大脑”和“神经”的半导体零部件,断供了。而掐断这条生命线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家名为“安世”的中国半导体公司。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世半导体,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它姓“中”。欧洲,或者说美国人想借荷兰的手,对这块中国在欧洲的科技资产搞点小动作,试图拿回控制权。他们以为,公司在你荷兰境内,还能翻了天?
结果,天真的翻了。
北京的反应快得惊人,也狠得惊人。荷兰前脚刚动手,安世的中国公司后脚就宣布:所有对欧出口,暂停。
这一下,直接打中了欧洲制造业的七寸——汽车工业。荷兰人可能以为自己抢的是一家公司的所有权,没想到直接引爆了整个欧洲大陆的供应链炸弹。
更让欧洲人难受的,是中国开出的恢复供货的条件,招招见血:
第一,所有欧洲客户,必须和安世中国重新签合同。以前跟荷兰总部的合同?废纸一张。
第二,所有新合同,必须用人民币计价。美元和欧元,不好意思,不收。
第三,优先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剩下的,才能轮到你们。
这已经不是商业谈判了,这是在重新立规矩。话外音很清楚:谁说了算,现在得搞明白。
这下,轮到荷兰人汗流浃背了。
在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荷兰首相斯霍夫的处境相当尴尬。他一边要向德国等盟友解释,一边又得硬着头皮说“我们不是针对中国”。这种苍白的辩解,连自己人都不信。一位美国人就抱怨:“有荷兰这样的盟友,谁还需要敌人?”
一句话,道尽了西方阵营内部的混乱和无奈。本想精准打击,结果变成了无差别扫射,还把自己人给打残了。
受创最重的德国,当然坐不住。作为欧盟的“老大哥”,德国想出面调停,给荷兰递个话。结果,被中国直接拒绝。北京的态度异常强硬:这是荷兰惹出来的事,必须由荷兰自己到台前,承认错误,承担全部责任。想让别人帮你背锅?门都没有。
德国人发现,过去那种“我说你听”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
现在,球被死死地踢回了荷兰脚下。荷兰也想谈,但还抱着一丝幻想,提出一个方案:可以恢复一部分中方股东的权力,但荷兰政府要保留“安全审查否公权”。
说白了,就是还想留个后门,以后随时能再插一脚。
中国的底线清晰得像一条红线:谈可以,但前提是彻底、无条件地恢复中方股东的全部控制权。想既要又要?不可能。
这场博弈的核心,已经完全浮出水面。美国想在幕后操盘,利用荷兰这个棋子,打压中国的科技咽喉。荷兰夹在中间,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结果就是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
它失去的,远不止是几批芯片订单。一个国家的商业信誉,一旦崩塌,再想建立起来就难了。这次荷兰用过时的法律条文当“外衣”,行政治打压之实,看似赢了面子,实则输掉了未来几十年全球资本对它的信任。
说到底,西方一些人还没从旧梦里醒来。他们习惯了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唯一的裁判。这次安世事件,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国人常说,不开第一枪。但这次,是对方先开了枪。那么,什么时候停火,战场怎么打扫,就不是开枪的人能说了算的了。
这场围绕小小芯片的战争,暴露了欧洲工业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繁荣,高度依赖于一个它并不完全信任,甚至时常想要打压的对手。
这才是最讽刺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