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直接上猛料:2024年,腾势N9新鲜出炉,挂着比亚迪的金字招牌,带着一身黑科技自信走进市场,结果销量还没捂热,就被三年前的理想L9“老油条”一脚绊倒。
就这?
还真就这。
数据摆在那,L9月均7000台,N9连人家的零头都沾不上。
你以为新车型加便宜两三万就能把老大哥敲下神坛?
现实比玩梗还魔幻,新能源赛道里,脸疼的永远是自以为聪明的后来者。
有次在洗车店,隔壁大哥聊起自家L9,眉飞色舞,后排彩电、奶爸神器、全家出行,像是在炫耀家传宝贝。
N9新主还得旁边默默听着,听一会儿就有点尴尬。
这画面太真实——老理想的车主像打了强心针,腾势的用户仿佛还在等一场春雨。
品牌认知这东西,真不是堆俩激光雷达、搞个L2+就能补上的。
就像有人买苹果手机,是因为信仰,不是因为参数表。
N9上市那阵,朋友圈热度一时无两,测评视频刷屏,“比亚迪技术+腾势颜值=秒天秒地”那味儿都出来了。
等到下一个月,热闹褪去,销量像气球漏了气。
其实N9的配置,各种智能化、自动驾驶、车机体验,样样不差,但总有点“空降兵”那股生疏劲。
L9呢?
卖的不是车,是踏实、是熟人推荐,是那种“我朋友都买”的安全感。
新能源圈子里,谁都怕踩坑,40万说砸就砸,谁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
说到品牌,理想三年时间,服务网点撒得比便利店还多,售后体验也算得上业界良心。
N9背后是比亚迪,但“腾势”这俩字,像新开的奶茶店,招牌还没打响。
买车这事儿,科技再牛,没点熟脸,消费者下单前还是得反复横跳。
你说L9内饰粗糙?
人家买单的不是皮质,是舒心。
说白了,家庭用户不光看参数表,更在意身边有没有人用,出问题找不找得到人。
其实N9的定位也挺迷。
既想亲和家庭,又要炫点科技,还想蹭点豪华。
结果成了啥?
“斜杠青年”,奶爸没共情,科技粉没全控,豪华控更不理。
L9当年推出时候,直接打出“家庭旗舰”大旗,后排娱乐、空间巨无霸,主攻奶爸心智。
再看N9,像个刚进班级的新同学,成绩不错,长得也行,就是没混出圈。
有时候我觉得,新能源车市场简直像个大型真人秀,谁都想抢C位。
N9刚上线那会儿,行业KOL分析“技术降维打击”,网友弹幕刷屏“比亚迪能输?”
等到销量数据一出来,理想L9还是那个不紧不慢的“老油条”。
这年头,消费者嘴上讲创新,心里全是求稳。
你说两三万差价,真能动摇40万级选手?
大家都懂,这点钱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的是“我出事了,谁帮我兜底”。
新能源用户的变化也很有意思。
三年前,大家选车像买彩票,新鲜感优先。
现在,谁还不是老油条?
空间大、售后全、家里有人用过,那才安心。
L9吃的就是用户惯性,前期把“家庭”这张牌打烂了,后面只需守擂。
N9再有科技光环,故事没讲明白,用户心里那根草就发不出来。
技术再牛,还是得先让人信你能陪他们过日子。
说句题外话,这画风多少有点像NBA球星换队。
新秀进来,天赋溢出屏幕,首秀爆炸,过几场还得看老将怎么稳场子。
N9是那个新秀,数据好看,镜头感十足,但球迷还是买老将的球衣。
新能源圈也讲资历,讲“熟人经济”。
这事搁谁身上都讲道理,毕竟没人想在40万的试验田上种后悔药。
再说点行业的冷知识。
2024年,新能源销量榜上,L9月均7000+,N9高开低走。
外头看热闹,圈里看门道。
L9靠的是渠道深、售后全、口碑稳。
N9有比亚迪三电撑腰,也有智能化噱头,苦就苦在品牌积淀短。
别以为车市就看参数和价格,买新能源,买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信任,甚至是朋友圈的安全感。
SEO关键词什么“理想L9销量”、“腾势N9对比”、“新能源奶爸首选”,都能搅进这锅粥里。
有意思的还不止新老PK。
你看L9的用户社群,早都社群化、宗教化。
谁要质疑一句,群里分分钟开喷。
N9的用户还没圈起来,买家群聊更像技术讨论会,缺乏点“抱团取暖”的烟火气。
新能源行业卷到这地步,谁能率先占据用户心智,谁就是这场马拉松的领跑者。
说到这里,脑子里忽然闪过去年极氪009爆冷的场景。
当时一帮极氪粉在线等数据,榜单一出鸦雀无声。
科技、配置、品牌,哪样不顶?
可就是没火。
车圈的玄学大概也就这样,偶尔你觉得自己能掀桌子,现实让你端茶倒水。
N9和L9这场对决,表面是新旧之战,里子其实是“信任vs新鲜感”的大混战。
每次聊到这,总有人在评论区炸锅:“你到底站哪边?”
可惜我没法给标准答案。
这年头,谁都在等下一个逆袭,谁都怕自己成“韭菜”。
你说N9会不会有奇迹?
说不准。
说L9会不会老骥伏枥?
也难讲。
你要问我,N9和L9到底谁更值得?
建议别光听车评,去4S店坐一坐,去车友群泡一泡,听听家里那位的意见。
有时候,买车就像选对象,别让别人替你下决定。
留言区开放,谁有故事谁先来,车圈的瓜,永远吃不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