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卖出超300万台汽车后,中企彻底摊牌,相当于承认美禁令生效了!

油烟味儿还没散透,街坊大妈拎着菜篮子嚷嚷,听说比亚迪那帮人,车卖了三百万多台,牌面够大了,可这回直接摊牌了——美国那边的禁令,活生生把门一关,咱们人家也得认了,真是哭笑不得。

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2024年春天,比亚迪在美国英伟达那大会上,抛出个大招,说要用人家自动驾驶芯片,顿时炸开锅——这可不是咱们传统的“国产第一”套路,咱们自己华为芯片摆那儿呢,怎么跑去选个美国芯?一时间,朋友圈、微信群里吵得比菜市场还热闹,员工私下里也直呼“这下完了,国产芯片不顶用啊”。

比亚迪的生意,国内卖得是越来越紧巴巴,利润被压得喘不过气,价格战打得像打仗,赔本赚吆喝的劲儿谁都看得见。2023年他们全球卖了第一,销量高得吓人,结果到了2025年,卖一台车赚得没以前多了,只好往外跑,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这几个地方成了新战场,工厂一个接一个地上马,欧洲总部也砸了45亿美元,直接盯上德国法国市场,干得那个热闹劲儿,跟以前只靠一条链路卖车完全不一样。

数据扎眼,2025年前八个月,海外卖了63万辆,超过去年全年,预计全年能卖80万辆,占总销量快三成了。比亚迪这动作,早就不是“试水”,是彻底扎根了——从卖车到建厂、研发、供应链一条龙全搬过去,别人还在犹豫怎么进欧洲,他们已经站稳脚跟了。

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内部员工吐槽说,国产芯片不行,华为芯片“好是好”,但推不出去,生态不开放,车规认证没完没了,算力达不到,L4自动驾驶根本跑不动。英伟达的芯片全球车企都用,特斯拉奔驰蔚来都选它,比亚迪不跟着用,等于自己在国际智能车圈里自断后路。这话说得扎心,却是真实写照。

美国的禁令真不是简单说“别卖车给我们”,而是把咱国产的算法和数据系统给卡了,车进得去,系统进不去。比亚迪聪明得很,车里用的是全球统一标准,直接卖给欧洲人,欧洲人敢买,信得过。可这逻辑也就是——美国不让咱们直接进,但咱们绕道欧洲,慢慢扎根,找出路。

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这和早年那个“国产芯片自研自用”的信仰截然不同。曾几何时,国产芯片是咱们的骄傲,被吹得天花乱坠,谁敢用美国芯片算背叛,结果现实是,芯片没过车规认证,算力跟不上,自动驾驶成了摆设,技术壁垒一座座砸下来。现在的行业,变成了“花钱买服务”“买美国芯片打包卖车”,割韭菜的套路层出不穷。

市场里,价格战越打越狠,《价格法修正草案》出台也管不住那帮割韭菜的,厂家拼命压低利润,消费者买车像赶集,拼的就是价格和补贴,谁还管质量和技术升级。新车卖得多,补贴渐渐少,车企为了活命,海外市场成了必争之地。巴西的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刚下线,成了比亚迪海外站稳脚跟的铁证。

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网友们也不闲着,嘲讽比亚迪“认怂”,也有人感叹“活得现实”,还有人调侃“卖了三百万多台车,结果被美国一张禁令给按住了脖子”,话语里满是无奈和讽刺。员工们私下里叹息,国产芯片的路,怎么这么难走。

这背后,是行业的无奈,是市场的残酷,是政策和现实的博弈。那些还抱着“自主创新”“技术自主”梦想的人,眼下只能咽口水,看比亚迪换策略、找活路,这活儿不好干,走得比谁都沉重。

中企卖车破300万台,美禁令影响显现,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有驾

普通人买车,别光看价格,得看技术、售后、生态链。海外市场走出去,技术标准和认证才是硬道理,想躲坑,就得多问、多看,不被花里胡哨的宣传忽悠。芯片没过车规认证,自动驾驶没法用,买回家那就是花钱买累赘。

这事儿告诉大家,市场规则别人定,咱只能先学着玩,别硬碰硬,不然就是自找苦吃。比亚迪摊牌了,承认美禁令生效了,咱普通人可得擦亮眼睛,别被割了韭菜还不自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