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韩国的宾利”,很多人听了都乐,心想又是哪个营销号吹出来的新梗?其实还真不是瞎编,这品牌叫捷尼赛思,是现代集团下的高端车系。在韩国确实很吃香,什么总统用车、企业大佬都爱它,定位就奔着那种大气、豪华、身份象征去的。可到了中国,画风就变了,2024年全年才卖出1328辆车,这销量怎么看怎么别扭,跟它在本土的光鲜亮丽完全对不上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一个在韩国能卖十几万台的高端品牌,到中国就水土不服了呢?产品不行吗?其实车本身真没啥大毛病。
细数一下它的招牌车型比如G80,轴距、动力、配置拉出来,跟宝马5系、奔驰E级硬杠都不落下风,甚至有些细节比那些老牌豪车还厚道。2.5T起步,屏幕豪华,用料讲究,后驱平台,给面子也给诚意。但话说回来,现在的中国市场,好产品只是基本门槛,谁都能堆配置、砸钱搞设计,谁都敢宣称自己是“国产豪华”,真正能活下来的品牌,靠的不是这些表面文章。
你想,为什么小米、问界、理想这些新晋车企能杀出来?哪怕他们有些地方还做不到极致,但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不管是智能、设计还是体验,有自己的爆点,消费者能感知到差异。反过来看捷尼赛思,除了给人一种“韩国版宾利”的噱头,还有啥能打动人的核心价值吗?实属平平无奇。
其实豪华感这个事,归根结底就是在讲故事。你让人掏个大几十万买辆车,不仅仅是看皮面,而是希望通过消费获得一种身份认同。人家奔驰、宝马、奥迪,几十年全球用户,广告里拍的都是“传承”、“荣光”,买它不只是看车本身,更是跟一群人共享某种社会地位。从家用到公务到社交,品牌背后支撑着消费心理的底座。
捷尼赛思最大的问题,是它故事太稀薄了。没有辉煌的历史,没有广为流传的品牌故事,也没有深厚的文化符号。韩国高层再怎么支持,来到中国,大家心里还是会多想两句:“这车跟现代啥关系?是不是个升级款?”结果呢,既没摆脱现代性价比的标签,又没把豪华做到信心十足。你觉得是“韩国宾利”,别人看着就是“韩国版现代”。买高端车的人,最怕的就是“伪豪华”,这形象一旦带下去,想再往上爬,可不是一般难。
再看它的LOGO设计,展翼造型,不少人第一句话就是“像个宾利山寨版”,就算用料真心下本,可第一印象给人一种模糊、混乱的既视感。高端品牌最重要的,是要能挑起记忆点,“一眼认出”、“一说就懂”——这捷尼赛思还是差了点分明。
其实捷尼赛思在中国也不算新鲜,多少次卷土重来?第一次2008年,以“劳恩斯”身份亮相,没声没响就退场了。第二次2014年,换了马甲叫“捷恩斯”,结局如出一辙。最新这波是2021年,成了“Genesis”正式进场,结果还是没翻出花儿来。
关键问题一直没解决,售后服务极不方便。全国也就十九家门店,还都扎堆在一线城市,别说三线四线了,北京上海有几家,南京成都这些大城市都很稀罕。买了车,想保养维修啥的,大概率得跑城市,花时间还不算,临时出点事,零配件还得预约排队,那就不只是折腾,是伤心了。你花了大几十万买了个豪华车,修车还得东奔西走,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针对这个痛点,捷尼赛思也尝试搞现代汽车体系联动,借用现代的4S店资源做售后。但这又陷入另一个尴尬:档次掉了,逼格降了,豪华车车主不喜欢跟普通现代用户挤服务大厅,对售后水准也打个问号。尤其2023年讴歌突然撤离中国,不少车主再无售后保障,大家都怕了,生怕买了真高端车,有个什么毛病,官方拍拍屁股走人,自己成了孤儿用户。
归根到底,捷尼赛思难卖不是因为它不努力,也不是中国人就“只认牌,不懂车”。中国消费者这几年真的是全球最懂车的人了,油电混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舒适操控、科技圈子一大堆,谁要是只会讲配置,早就被淘汰了。品牌记忆、信任体系、服务确定性、文化归属感,现在这些才是买车人的真实考量。
信任体系说起来很抽象,其实很接地气:“万一出了事,你扛得住吗?”像BBA这些老牌,处处都有维修服务,保障到位,出问题有官方兜底,买家心里踏实。捷尼赛思倘若天天让人担心售后,哪怕车性能再好,也没人敢轻易下单。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高端消费群体的心思,买顶级轿车一个是彰显身份,另一个是社交资源。你开宝马奔驰出门,别人能马上认出来,“这是成功人士”,捷尼赛思再豪华,认知度不高,反而容易被质疑:“你这是什么车?”在脸面导向、社交强关联的中国语境里,这一层不解决,就是被动。
试问,捷尼赛思在中国这么多年,能让多少人觉得“开这个,就是跟奔驰宝马同一个圈层,有共同符号”?其实大多数车主,买了以后可能自己都要跟身边人科普半天,太累了。品牌本身的社会符号不成立,再好的设计也是枉然。
退一步讲,捷尼赛思真要在中国混得开,思路肯定得改。你不能指望靠“产品力”像韩国那样砸一砸广告就能让人买账,这里竞争太激烈了。新能源车几十家新品牌天天上新,智能座舱、无人驾驶各种技术刷屏,小米、问界、蔚来、理想,光一个爆款功能就能拉动一波市场。捷尼赛思有啥能让大家记住的创新?你不出圈,消费者连记都不愿意记。
一边是售后没底气,一边是故事讲不动,还总有名不副实的感觉,最后就算你派总统来站台,还是没人买账。中国现在比拼的是“整个生态”,你能不能让用户放心、让别人羡慕、让买家觉得值,才是市场的核心。哪怕产品再好,信任体系没搭建,社交符号不成立,都是白努力。
说到底,捷尼赛思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好,而是太平淡了,没有任何一项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没强品牌、没强服务、没强社交认同,没有能够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底座。你是“韩国宾利”,可中国人只看见你是“韩国豪华现代”,故事讲不好,没有人会因为一辆车去主动填补品牌的缺失。现在的中国车市,再不是光比价格、配置的年代了,有性价比还需要身份、有科技还需要信任、有豪华还要服务。这些捷尼赛思一样都没抓住,所以年销1328辆,也是很自然的结局。
归根结底,这不是中国消费者“不懂欣赏”,而是现在大家太会选了,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懂得什么才是值得信任的品牌。市场已经进化了,车企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只能在自家主场自娱自乐,等到出海,才发现每一步都很难。用户的信心最值钱,用服务和故事去赢市场,才是正道。捷尼赛思现在最大的机会,也许不是在讲配置,而是该好好想想,中国花几十万买车的人,究竟心里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