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车市榜单一出来,圈子里一个朋友就感慨:一汽大众居然掉到第三了?这天变得也太快了!
确实快,快得让人有点恍惚。
想当年,国内市场提到车,大众几乎就是标准答案。谁家里要添个车,不去看一眼朗逸、迈腾,都感觉自己不够懂行。但现在你看看10月份的数据,一汽大众卖了13.6万辆,这个数字单看还行,可问题是,排在它前面的两个猛人是谁。
第一名,比亚迪,29.59万辆。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几乎等于一汽大众和它身后几名的销量总和。比亚迪现在就像个班级里那种不偏科的学霸,新能源和燃油车两手抓,稳得让人没脾气。从年初到10月份,它已经卖掉了283.81万辆,这架势,感觉是把其他人甩开了一个身位,自己在跑了。
第二名更有意思,是吉利。单月26.56万辆,紧紧咬着比亚迪。吉利这几年的打法特别凶悍,它不像有些车企一棵树上吊死,而是搞起了集团军作战。你看它手里的牌,银河、几何、领克,个个都能打,新能源一个月也干到了16.43万辆。这种全面开花的状态,气势上一点不输比亚迪。1到10月份累计下来,214.07万辆的成绩单,也只有它还能让比亚迪感受到身后的压力。
这么一看,一汽大众的13.6万辆就显得有点孤单了。它不是不努力,而是在这个时代,好像曾经的优势一夜之间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它就像一个曾经靠着一身肌肉打天下的拳手,突然发现现在的比赛规则变了,大家开始比谁的战术更智能,谁的装备更科技。
这还没完,最让这些老牌玩家头疼的,可能还不是比亚迪和吉利这两个明面上的对手。
一个搞手机的,小米,突然就冲了进来。
虽然具体销量数据还没成为榜单前列的常客,但小米带来的那种冲击感,是完全不同的维度。以前大家竞争,好歹还是在一个圈子里,比的是发动机技术、是底盘调校、是品牌历史。小米一来,直接把手机发布会那套玩法搬到了汽车圈,它不跟你聊三大件,它跟你聊智能生态,聊人车家互联,聊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这就让传统车企非常难受。你埋头苦干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在人家那种跨维度的生态打法面前,好像突然就失去了意义。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他们的关注点变了。他们可能不太在乎马力大了多少匹,但对车机屏幕够不够大,系统流不流畅,能不能和自己的手机无缝连接,却非常在意。
所以,你看懂了吗?这场变局的背后,不仅仅是国产车的崛起和合资车的退潮。更深层次的,是整个汽车价值评判体系的重塑。以前我们觉得一辆车好,是说它三大件靠谱,耐用,保值。现在,一辆车好不好,可能更多取决于它够不够聪明。
过去的市场格局,是德系、日系、美系带着一群合资品牌,在国内划分势力范围,自主品牌在夹缝中求生存。现在呢?比亚e迪、吉利、长安这几家已经牢牢锁住了新能源榜单的前三。合资品牌被逼得节节后退,不得不靠降价来维持那点可怜的份额。
未来的车市会怎样?恐怕不会再有德系日系什么事了,舞台中央站着的,将是中国品牌自己。这会是一场比亚迪和吉利之间的巅峰对决,也可能是传统车企和小米这类科技新贵之间的路线之争。
以前我们聊车,聊的是缸数和扭矩,是历史和传承。现在,我们可能更多地在聊算力、芯片和软件更新。说到底,战场早就换了,只是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你怎么看这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