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110RConcept发布:纯电双电机,科幻轿跑致敬经典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一张官图直接让车迷圈炸了锅 —— 有网友在车质网直言 “看腻了满街套娃设计,这台斯柯达的科技感直接拉满”,而让大家沸腾的,正是刚发布的斯柯达 110 R Concept 纯电轿跑。

可能年轻网友没概念,但老车迷都懂:1970 年登场的原版 110 R,可是拿下过 57085 辆销量的 “东欧平民保时捷”,43:57 的黄金重量分配,当年圈粉无数。如今这台概念车,一边用短前后悬、“S 110 R” 标识直白致敬经典,一边靠隐藏式滑动大灯、双电机四驱玩出科幻感。

斯柯达110RConcept发布:纯电双电机,科幻轿跑致敬经典-有驾

只不过问题也跟着来:这台数字虚拟的纯电轿跑,到底是斯柯达写给经典的情书,还是电动化浪潮里 “刷存在感” 的噱头?

先看这设计,说是 “复古骨架套科幻外衣” 一点不夸张。短前后悬、长轴距的比例,跟 1970 年原版 110 R 几乎复刻,后排侧窗下方的通风口,更是直接还原了老款的发动机进气口设计,车尾 “R 110 R” 标识一贴,情怀直接拉满。但别以为它只靠怀旧吃饭 —— 隐藏式滑动大灯,解锁时像机械臂一样缓缓弹出,比普通 LED 灯多了份 “仪式感”;三平面拼接的封闭式格栅,再配上电子后视镜和隐藏式门把手,风阻系数直接降下来,这可是纯电车的 “节能关键”,完全跳出了 “复古就是老气” 的怪圈。

斯柯达110RConcept发布:纯电双电机,科幻轿跑致敬经典-有驾

内饰更懂 “实用主义”。3D 打印的蜂窝状面料看着高级,实际是 “藏着小心思”—— 底部扎实撑得住身体,顶部透气还能缓冲压力,解决了运动座椅 “好看但硌腰” 的老问题。蝶翼式带鱼屏 + 水晶切割换挡旋钮,科技感拉满,可它没忘家庭用户,2+2 的座椅布局,后排坐两个成年人不挤,比那些 “只顾前排爽” 的纯跑车贴心多了。

核心参数也得掰开揉碎了说。基于 MEB 平台的双电机四驱,3 秒级破百不是 “炫技”,而是对着老款 19 秒破百的 “时代回应”;双活塞卡钳 + DCC 可调悬架,通俗讲就是 “跑得快还能刹得住,过减速带也不颠得慌”。最让人惊喜的是 1000 公里续航,直接打破 “电动跑车只能在市区晃悠” 的偏见,就算想自驾去周边城市,也不用总盯着充电桩。而且轻量化底盘调校,延续了原版 “灵活好开” 的特点,新手也能轻松驾驭。

斯柯达110RConcept发布:纯电双电机,科幻轿跑致敬经典-有驾

不过网友吵得最凶的三个问题,得理性聊聊。第一个 “非量产算耍流氓吗?” 官方早说了,这是 “Icons Get a Makeover” 系列的虚拟概念车,暂时没量产计划。其实斯柯达的心思很明显:用 110 R 这个经典 IP,试试电动化的设计语言,就像奥迪当年用 TT 探路一样,不是真要造 “小众跑车”,而是怕在电动化里丢了自己的辨识度。

第二个 “入华能救斯柯达吗?” 别抱太大期待。先看市场,本田思域两门版、大众尚酷都没卖好,双门轿跑本就是 “小众赛道”;再看品牌,斯柯达在中国的溢价撑不起 20 万以上的定价,大家更认 “大空间、高智能” 的家用车,靠一台概念车 “翻红” 不现实,更何况它还得受大众集团的资源倾斜限制,很难走 “保时捷式小而美” 的路。

斯柯达110RConcept发布:纯电双电机,科幻轿跑致敬经典-有驾

第三个 “电动化毁了驾驶乐趣吗?” 老车迷担心 “没了发动机轰鸣就没那味儿”,其实不然。这台概念车保留了原版的后驱基因,再加上轻量化调校,电机的瞬时扭矩反而让加速更 “跟脚”—— 踩多少有多少,比老款的燃油延迟感舒服多了,算是 “换了能源,没丢乐趣”。

110 R Concept 的复古与科幻,确实戳中了不少人对 “好车” 的想象 —— 有情怀,也有硬实力。但概念终究是概念,落地才是准车主的定心丸。你会为这份 “经典电动梦” 多等一阵,还是更倾向当下稳妥的家用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