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开了很多年大众车的老司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了。

咱们一说起大众,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多半是捷达、桑塔纳的皮实耐用,或者是迈腾、帕萨特那种四平八稳的商务范儿。

可现在,大众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电动SUV,名叫“与众08”,这车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新鲜劲,甚至可以说,它跟我们印象里的大众汽车,简直判若两车。

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有驾

很多人都在琢磨,这大众到底是想干啥?

是终于开窍了,还是被咱们国内这些新品牌给逼急了?

这台新车最先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它那个金色的车标。

要知道,大众那个银色的“VW”标志,在中国人心里已经是个根深蒂固的符号了,代表着德系品质和一种稳重感。

现在突然换成了金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车不一般,定位可能要往上走。

紧接着,这车的官图和工信部的申报信息一出来,大家就看得更清楚了。

外观设计上,它完全抛弃了大众燃油车那种横平竖直的线条,用的是现在电动车最流行的简约风格,前脸是封闭的,大灯是分体式的,整个车头看起来特别有攻击性,科技感很强。

车身尺寸也很大,长度达到了5米,轴距超过了3米,是个标准的中大型SUV,这个尺寸完全是冲着咱们国内家庭用户喜欢大空间的偏好来的。

可以说,光看这个外形,就已经跟我们熟悉的大众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有驾

当然,如果只是换个壳子,那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真正让这台“与众08”显得“陌生”的,是它骨子里的技术。

这里面有两个最核心的东西,一个是800伏超快充,另一个是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

咱们先说说这个800伏超快充。

对电动车主来说,最头疼的事儿莫过于充电慢、续航焦虑。

之前大众在国内卖的ID.3、ID.4这些电动车,用的还是400伏的技术平台,充电速度在今天这个环境下,确实有点跟不上趟了。

你看咱们国内的很多新品牌,像小鹏、理想、极氪这些,早就把800伏作为高端车型的标配了,宣传的都是“充电几分钟,能跑几百公里”。

大众车主看着人家充得飞快,自己这边还得慢慢等,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现在,这台与众08成了大众在中国市场第一款用上800伏平台的车。

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充电5分钟,续航能增加300公里,总续航能超过700公里。

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有驾

这个水平,已经完全能和国内一线的新势力品牌掰手腕了。

这意味着,大众终于下定决心,要把充电慢这个最大的短板给补上。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以后开大众的电动车出门,心里就有底气多了,长途旅行也不用再过分担心充电问题。

除了充电快,这台车另一个让人觉得陌生的点,就是它的“脑子”,也就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

过去的合资品牌,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不好用,几乎是通病,大众也不例外。

很多车主都吐槽,大众的车机导航还不如手机好用。

但是在与众08上,情况可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据官方介绍,它会搭载L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能实现“从一个车位到另一个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驾驶。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有驾

就是说,在高速上它可以自己跟着车、变换车道,到了城市里复杂的路况也能提供很好的辅助,甚至连停车入库这种麻烦事,它也能自己搞定。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分析,这套聪明的“脑子”很可能不是大众自己研发的,而是来自咱们中国的企业——小鹏汽车。

去年大众集团宣布给小鹏汽车投资了7亿美元,双方要一起开发新车,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

为什么大众这个汽车界的“老大哥”要反过来向一个年轻的中国品牌“取经”呢?

原因很简单,大众自己的软件团队在研发上遇到了瓶颈,搞出来的东西不太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而小鹏在智能驾驶这方面,是国内公认的佼佼者。

大众想通了,与其自己费劲还搞不好,不如直接和最强的伙伴合作,这叫“强强联合”。

所以,与众08很可能就是大众和小鹏合作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它既有大众扎实的造车功底,又装上了一颗来自中国的、聪明的“大脑”。

这对于大众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观念转变,从一个技术输出者,变成了一个技术合作者,甚至是学习者。

把这些变化联系起来看,我们就能明白大众的良苦用心了。

大众变了样,高阶智驾加身,800V超充快到陌生-有驾

过去,大众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但现在时代变了。

随着比亚迪的崛起和各种新势力的冲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中国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懂车,他们不仅看品牌、看质量,更看重科技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如果大众还抱着老一套不放,光靠着品牌光环,路只会越走越窄。

所以,这台“陌生”的与众08,其实是大众为了适应中国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深刻变革。

它背后体现的是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真正在落地。

以前这个口号可能只是说说,但现在,大众是动真格的了。

它在安徽建立了全新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它开始放下身段,与中国的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它开始真正研究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

这台车的设计、技术配置,无一不是在迎合中国市场的最新潮流。

可以说,大众正在努力地从一个“德国大众”变成一个“中国的大众”。

这种转变,对于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巨头来说,并不容易,但为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力,这是它必须迈出的一步。

这台车预计2026年才会正式投产,虽然现在我们还看不到内饰和具体的价格,但它所释放出的信号已经足够清晰:那个我们熟悉的、有点保守的大众正在远去,一个更开放、更智能、也更懂得中国消费者的新大众,正在向我们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