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几位女性的故事在我心中交织。
一位是温州101岁的陈阿菊奶奶,她用一个世纪的时光修炼出一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管闲事”的自在心,至今神采奕奕、爱美爱笑;
一位是女飞行员张连芳,她曾两次驾机冲向核爆蘑菇云采样,只为“我张连芳做事十全十美,决不半途而废”;
还有一位是青岛的保时捷女销冠,之前网传用专业与真诚赢得客户,一年卖出170量保时捷,这两天却爆出要用同样的力气去对抗无端的黄谣。
她们的生命轨迹各异,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一个女子,如何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既成就一番事业,又有守护内心的定力呢?
我们昨天讲过女人过好这一生需要的天赋与热爱、勇气和智慧、爱情和选择与蔡澜对话:当王菲把李亚鹏抛在身后,她更好地走向了自己!真正的自由,不过是把“我快不快乐”置于“你满不满意”之前!
今天,我更想回归本心,以女性之所长,去达到心之彼岸,包括静心获得自在,包括坚韧赢得成就,包括洞察看透人性。
为此,我拜访了最懂如何在世事中修养心性的杨绛先生。
她的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从容与洞察,恰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你提到的这几位女子,无论外界是赞誉还是毁谤,是惊险还是平淡,她们内心都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该做什么。
依这个起点为人处世,坐卧行止便都有了根,外界的风雨再大,也撼不动内心的庭院。
钦泽: 有了静心的根基,又该如何在事上去磨练呢?像女飞行员张连芳那样,两次穿越蘑菇云,这份担当从何而来?
杨绛:现实的情况是: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
等到她养成坚韧的性格,担当重任的机遇自然会到来。
也就是所有的担当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正是在一件件具体的、甚至艰难的事务中磨砺出来的。
就像张连芳这位女飞行员,她的担当就体现在“拍一次不行,非要再穿一次蘑菇云拍两次”的极致认真里。
钦泽:那位保时捷女销冠也是如此,她的成功源于记录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加班到深夜的勤奋。这是不是就是您所说的“锤炼韧性”?
杨绛:是的。有些人误解“静心”便是什么都不做,那是大错。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自身。”
在事上修炼,就是通过“学”和“修身”,将外界的挑战与磨砺,转化为自己筋骨的一部分。
如此,才能像那位销冠一样,在专业上“游刃有余”。
杨绛:隔着“主动的选择”与“不退缩的信念”。
耐心或许是静待花开,而坚韧是明知风雨摧花,仍要一次次扶枝培土,直至它绽放。
耐心能承受时间的长度,而坚韧能承受命运的重量。
这中间,隔着一个叫做“目标”的东西,和一份叫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
钦泽:然而,一旦你做出成绩,像女销冠那样,非议与谣言往往随之而来。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来自“人”的困扰?
杨绛:我一生一直有个原则:“我不与谁争,谁与我争我都不屑。”
这并非孤傲,而是一种界限。
对于无端的诋毁,你且记得:“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会自卑,低头会自傲。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钦泽: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去与每一个人争辩,而是修建一道内心的“护城河”,是吗?
杨绛:正是。这道护城河,便是你强大的内心和清晰的判断。
要学会识别那些消耗你的人与事,然后温和而坚定地远离。
你的价值,由你创造的价值决定,而非由旁人的口舌决定。
那位销冠报警维权,便是用行动净化了自己的环境,这正是“修身”的体现。
杨绛:需要有“阅历”的打磨与“思考”的淬炼。
直觉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感觉到了,便要接着去观察、去验证、去读书、去明理。
当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人情冷暖,都融汇在一起时,那种模糊的“感觉”便会沉淀为清晰的“看见”。
这正如你所看的那本书《不必拼狠劲,姐有洞察力》中所言,需要一套方法将天赋系统化。
杨绛:首先,洞察力不是用来炫耀的尖刀,所以,要看穿不说穿;
也就是用它看清脚下的路,辨别身边的人,便已足够。
至于他人的是非短长,心里明白如镜,面上却不妨糊涂一些,依旧能欣赏生命中细微的美好。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写在最后:
采访末了,杨绛先生微笑着,仿佛看穿了所有时代的女性共通的困惑。
最后,她又让我传递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是啊,如果我们能像阿菊奶奶一样,在静心中寻得自在;能像张连芳飞行员一样,在做事中淬炼担当;能像那位女销冠一样,在识人中修得一道护城河,屏蔽纷扰,守护自己的世界,那我们的一生足矣!
您认为在“静心”、“做事”、“识人”中,哪一项对现代女性最具挑战?您又是如何修炼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生命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