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用户走进工厂,现场感受东风柳汽造车流程,大家说这体验太硬核,甚至感觉自己一下成了“专家组”。展厅里四处都是科技感的陈设,墙上挂着各种历史节点,每辆车背后都能说出一堆故事。很多人第一次进这么大的制造工厂,气氛一下就拉满。
过去七十年,谁能想到中国造车能卷到这个程度。研发展厅里模型一个比一个精致,前脸造型带着中国结,对外都是说东方美学,用户其实就想知道这玩意开起来稳不稳。设计师把油泥模型推出来,现场就讲用料、尺寸,连0.1毫米的曲线都敢拿出来PK,有种“严丝合缝”的味道,但又让人觉得不呆板,这种细节控制我感觉就是央企底子,该有的硬核。用户站那儿聊天,问都问不完,听见旁边人说星海V9油泥模型起码砸了三个月,心里咯噔一下,这工作不是盖的。
后面大家参观冲焊车间,看见一排激光拼焊大板那个架势,每一块钢板高强度或者加厚,关键部位都给足了料。一次下线合格率说能搞到98%以上,这话说出大家面带问号,实际走流程瞅见那帮技术员还真是盯死细节,机器人龙骨结构不断在那焊,做了几十回碰撞测试,不合格直接淘汰,厂里没啥好脸色,效率就是硬实力。
说到绿色制造,厂顶全是光伏板,年发电量好几千万千瓦时,一半以上的用电都靠自己搞定了。废水净化以后,能养鱼,用在厂区绿化。东风柳汽本来是汽车厂,现在感觉像造“生态系统”,环保拉得满分。这种操作真让人有点意外,这才是工厂该有的底气。
用户热乎完就到了乘龙研发测试环节,NVH实验室什么概念,大伙能直观听出发动机噪音到底多小。星海V9跑测试,实测说比行业平均安静。旁边怠速实验,听见的声音跟洗衣机差不多。什么叫硬核,这就叫硬核。20天连续高强度测试,等于实跑10万公里,用户看着发动机杠头上搭着仪器,现场感直接拉满。大家拍视频发圈,有人评论羡慕:“工厂里干的比自己买车都细致。”
厂里产线全是自动化,冲压车间全自动,AGV无人车一路奔跑,装配线机器人大几率完成,人工工位主要做细节把关,这种配合效率直接拉到极致。用户在这体验才算“亲眼见证”,“柔性”生产什么感觉,就是你今天组装V9,下批就是别的型号,机器人自适应,工人在旁边盯着,流程一点不乱。
看到用户在生产线边拍照、录视频、互相讨论,评论区有人调侃,“看到工厂比看到新车还激动”,有种回到家里感觉,厂里员工还会主动给用户解释最新科技点,大家不再是听宣传语那种,更多是坐下来你一句我一句聊生活。
座谈会上,用户直接抛问题,说车机功能、个性化配件、场景模式。比如“宝宝睡眠模式”,一键调暗灯光关掉娱乐屏,这种需求之前谁想得到。研发团队现场记笔记,回复说这一轮能当场反馈,后续产品升级考虑进去。大家交流没啥官腔,都是用车碰到什么说什么。东风柳汽在这其实像“用心的朋友”,不只是把车交付递到手就完事,真正让用户觉得自己有参与感。
晚宴环节,夜游柳江,船上气氛换了又是另一种。用户提到,提车刚一个月就被邀请来“回家”,内心踏实,这种才是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灯火亮起来大家一起聊车聊家,什么用车体验、用车趣事,品牌形象一下就升起来。企业将技术和温度拉到同一高度,用户说这次参观不只是看工厂,更是感受到了品牌的情谊。
制造到情感,感觉这才是企业和用户间的最佳模式。不只是技术展示,是让用户参与到造车环节,决定汽车产品怎么进化,这种沟通我看企业早就该有。现场不是官方宣讲,是“你有建议就说”,工程师直接接招,大家一起讨论,很多传统车企做不到的东风柳汽全都落地。
未来,东风柳汽这种用户共创一定还会继续,你会发现每一个建议都能推动产品升级,用户心声不再是“喊喊算了”,真的能改进成新功能、新细节。生产、服务全程都能接收到最真实的信息,品牌发展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强,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造车不是行业的事,是大家的事,谁都可以说两句。技术与情感并存,才是真正属于中国制造的底气。
这里所有的感受,现场的细节,实际体验,都是企业诚信的表现。不只是造技术,关键是造信任,用户能看见,能触摸,能参与,这种开放性协作,对行业其实意义很大。未来谁敢忽略用户,谁就被市场淘汰,真正懂用户的企业才有长远机会。
文章由小编原创发布,如内容有表述不当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将认真核实处理。小编写文辛苦,欢迎留言、点赞、关注。每一份支持都是小编努力的动力,祝大家生活幸福顺畅,事业步步高升!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