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位难得,一到晚上七八点,几栋楼下站着唠嗑的人比谁家麻将声都大。那晚我下楼倒垃圾,正好瞥见老张蹲在那辆灰蓝色的老凯美瑞后边,手里转着钥匙,叹口气,“我这车,眼瞅着快被政策玩出花了。”
没两分钟,身边老王溜达过来,裤兜鼓鼓的,“听说现在不用15年必须报废了,谁还稀罕咱们这破铁皮?”张嫂远远喊着让张回来吃饭,他捏了捏车标,喃喃一句:“说是宽松,怎么更麻烦呢?”其实这一阵,微信群都在琢磨“汽车报废新条”这摊事儿。哪家没辆过了10岁的老伙计?
话说回来,老车命运咋变得这么折腾?头几天我还特地问了修车店里的刘师傅。他边往嘴里抹机油边咧嘴乐:“老说15年扔铁,现在变成谁跑60万公里谁退场。可小汽车哪有那么容易跑够?”旁边的车友接口,国道上开出租的还差不多,家用车怕是熬不过油耗和修理费。
可别太乐观,政策多半还藏着不少弯弯绕。张家楼下那台普拉多,上次年检闹了个笑话——才11年,年检要求半年去排队一次,朋友齐哥调侃,“没病没灾,也得溜溜检测站。”一年花个千把块跑检测,不出毛病都要修点啥。师傅嘟囔:“车辆OBD灯亮,很可能就是几个小传感器玩意坏了,修起来一套好几百,有时电子油门有点虚,还真得拆开大卸八块。”
我顺手翻翻同事的朋友圈,老李头前两年把十三年老马自达淘汰换新。原因倒不全是修不起,“那牌照啊,摇号摇得都快谢顶了,好不容易‘6686X’下来了,现在能一直用,换新车还当宝贝。”说着顺便晒一下新车钥匙,显摆一把。
说起来,有次在修车店里闲逛,看第四台老伊兰特被师傅拆得四分五裂,听旁边的司机窃窃私语:“现在国五往上的车,光OBD故障灯亮,就能让你喝两个月的西北风。”有些车念旧,像11年的飞度修起来根本不心疼,配件路边摊都能淘到,师傅一挥手:“这小本分车,不挑食,啥都能兼容。”但像老迈腾、奥迪Q5一出点电子毛病,光检测都得收你三五百,零件一换就是ATM机往外吐钱。
再说,那些想着卖车换新牌照的,最近两年日子没那么宽裕。像我表姐夫在二手车市里混了半辈子,直接拍板:“10年以上的货现在没人要,收来就是赌修理。”买的人怕拆件、“花里胡哨”的灯泡一坏修不起。卖的人也亏,听说行情一年跌个三四成,亏得比二手老音响掉价还快。
别小看排放那一条杠。试着迁个国四车进一线城市,比噎住还难受。邻居李叔去年打算把那台捷达给小儿子开,结果排放不过关,石家庄也卡得死,报废能补点,小买卖轻松就出来个大麻烦。
偶尔有车友群里刷屏弄出点新鲜事——听说长春那边有人把一台16年雪铁龙C5开到六十万公里,检测站按政策直接发了个“退役金”。嫂子不信:“吹牛皮呢,车哪耐开得了这样?”其实,那种勤快司机,日常养护、机油零件都用正儿八经原厂货;像咱这图省心的,平时小毛病能拖就拖,真出故障下手就肉疼。
还有曾经风靡一时的冷门配置,老车里倒见怪不怪。记得有次外头哥几个聚会,说起车载CD卡了,只有那台十年前的卡罗拉还能正常放碟片。别人都笑,“有导航蓝牙不香?”他反问一句,“人家怀旧,不行啊?”
再唠唠日常养护那些琐碎。王师傅劝我,“10年以上的车,别省那点油钱,机油滤芯换勤点,燃油系统清着点,真有事儿发动机报警都拦不住。”有时还带点土语:“车嘛,就跟庄稼一样,光靠它不‘施肥浇水’,哪有好收成。”不少老车主偏偏就“误传”机油能多用半年,结果OBD一报错才后悔。
顺带一提,有些补贴政策其实也是门学问。看似报废能补6000-18000,但实际操作起来,有的地方卡得紧,手续拖一两个月,“不是钱少,是磨人精”——微信群里有人暗戳戳抱怨过两回。
说到头了,老车留不留,从来不是算个账那么简单,有的车陪你翻山越岭,有的只为堵车时能听个老歌。昨天隔壁楼大爷刚把他那辆04年的花冠拖去报废,据说最后拉走前坐在驾驶座上发了会呆,家里孙子拉他才下来,“哎,这车比我孙子都早进城呢。”
养车路上多绕弯,谁都有点自个的小想法。哪怕别人口中“鸡肋”,总有人甘心一年折腾,哪怕维修费涨到天上。至于“谁说咱这老车不是宝贝呢”,反正左邻右舍的故事一天一档,够唠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