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发布,明确规范乘用车“单踏板制动”

新规明确:乘用车“单踏板制动”将告别默认模式

而其中受关注的一条,就是对“单踏板制动”的规范。新标准明确规定,在默认状态下,车辆不能仅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就实现减速直至停车,驾驶员须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完成车辆刹停。这一改动意味着,那种让很多新能源车主习惯的“松油门即刹车”的单踏板模式,将不再作为车辆的默认设置。

“单踏板模式”其实并不新鲜,它早出现在一些电动车中,目的是为了提升动能回收效率,增加续航里程。简单来说,就是松开电门踏板,车子会开始回收动能,车速下降,感觉就像踩了刹车。这种模式确实能带来一些便利,比如操作更简单,也能省点电。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驾驶者习惯了这种操作方式,肌肉记忆一旦形成,在紧急情况下就可能因为误操作而引发事故。比如在慌乱中把油门当刹车,后果不堪设想。

新规发布,明确规范乘用车“单踏板制动”-有驾

新规的出台,正是为了规避这种误操作风险。专家表示,随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也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为了适应这些新趋势,对标准进行修订,可以有效推动、引导和规范我国汽车制动产品的发展。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紧急制动这种关键时刻。

除了对单踏板模式的规范,新国标还有不少亮点。比如,它要求所有新申请型式批准的乘用车须强制安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作为成熟的主动安全技术,能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帮助驾驶员维持车辆稳定性与操控性,降低制动侧滑、甩尾等风险,提升行车安全系数。目前很多车型已经配备了ABS,但新国标实施后,将实现该系统在乘用车领域的全面覆盖,为行车安全再添一道防线。

此外,新国标还对电力再生系统提出了具体要求。当能量回收减速度大于1.3m/s²时,车辆的刹车灯须同步点亮,以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避免追尾等交通安全隐患。这一规定同样体现了对行车安全的重视,毕竟清晰的信号传递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的实施采取了分阶段推进的策略。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大部分标准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关于“单踏板模式”的相关标准则给予车企更长过渡时间,将于2027年1月1日起生效。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所有新国标要求将于2027年1月1日统一实施。这种渐进式推进方式,既给了车企足够时间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调整,也保障了新标准能够平稳落地,不至于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总的来说,这次新规的发布,是汽车行业安全标准的一次重要升级。它不仅规范了“单踏板模式”的使用,还强化了制动系统的各项安全要求,对于提升我国乘用车制动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广大车主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未来的汽车将更加安全可靠,驾驶体验也将更加安心。而对于车企而言,这也是一次技术升级的契机,只有不断适应新标准、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规的实施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相信各大车企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毕竟,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关乎生命安全的制动系统上,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2026年1月1日之后,我们的道路将更加安全,我们的出行将更加放心!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