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不知道大家在马路上有没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以前看着挺多,挂着蓝色牌照的丰田或者本田的油电混动车,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常见了。
曾几何
时,这油电混动车,尤其是丰田那套系统,简直就是“省油”的代名词。
谁家要是买了一辆,亲戚朋友都得夸一句“会过日子,懂车”。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享受到比纯汽油车低得多的油耗,又完全没有充电的烦恼,加油站一停,几分钟就满血复活,特别符合咱们中国人的用车习惯。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近乎完美的方案,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大家追捧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有点边缘化的角色,买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连二手车商看到都得犹豫一下呢?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挺复杂,它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是一场由政策、市场和技术共同导演的大戏。
首先,最直接也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政策的突然转向。
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以前,油电混动车虽然拿不到代表新能源身份的绿色牌照,但因为它实实在在的省油效果,在很多消费者心里,它就是一种“高级的燃油车”,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可后来,国家为了集中力量推广可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也就是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台了一系列非常有力的扶持政策。
最重要的两项,就是免费送“绿牌”和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两项政策的威力有多大呢?
咱们可以算一笔账。
在一线大城市,比如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一张蓝色的燃油车牌照,通过竞拍或者摇号获得,成本动辄几万甚至接近十万块。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而插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可以直接上绿牌,这笔钱就完全省下来了。
再加上免征购置税,一辆二十万的车又能省下将近两万块。
这么一来一回,消费者在买车之前,油电混动车就已经比插电混动车凭空贵出了好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门槛费”。
在这样的巨大差异面前,油电混动车那点省油的优势,瞬间就变得黯然失色了。
政策直接把它和普通燃油车划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把插电混动车请到了贵宾通道。
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发生倾斜,这不是油电混动技术本身不好,而是游戏规则变了,它被规则给限制住了。
其次,就是来自竞争对手,特别是咱们国产品牌插电混动技术的飞跃式进步。
在过去,很多人对插电混动车是抱有疑虑的。
那时候的插混车,普遍存在几个问题:纯电续航里程很短,可能就跑个五六十公里,稍微远一点就得启动发动机;充电不方便,如果没有自己的固定车位和充电桩,体验很差;更关键的是,一旦电池的电用完了,在亏电状态下行驶,发动机既要驱动车辆又要给电池充电,负担很重,油耗甚至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还要高。
相比之下,丰田那套油电混动系统,无论有没有电,油耗都非常稳定且一直很低,这让它显得特别可靠省心。
但是,情况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插电混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推出的新一代插混技术,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首先,亏电油耗这个最大的短板被补上了,现在很多国产插混车的亏电油耗已经能做到百公里3升到4升的水平,完全可以和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油电混动车相媲美,甚至在某些工况下表现更好。
其次,纯电续航里程大大增加,从过去的几十公里,普遍提升到了现在的一百多公里,甚至两百公里以上。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日常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城市内代步,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几乎不用花油钱,用车成本极低。
而需要跑长途的时候,它又能加油,彻底没有里程焦虑。
这就完美地结合了电动车的经济性和燃油车的便利性。
更重要的是,在整车的配置和智能化水平上,国产插混车更是展现出了“降维打击”的实力。
你花同样的二十多万,买一辆合资品牌的油电混动车,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内饰,一个反应有点慢的车机系统,以及一些基础的安全配置。
但如果你选择一辆同价位的国产插混车,你可能会得到一块超大的中控屏幕、流畅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全景天窗、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以及包括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在内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对于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汽车早已不单纯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这种科技感和舒适性的体验,是传统油电混动车型所无法给予的。
当竞争对手不仅在核心的节能技术上追平了你,还在其他所有方面都超越了你的时候,消费者的天平自然会倾斜。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消费者们把账算得越来越明白了,大家发现“省油”并不完全等于“省钱”。
买一辆油电混动车,通常要比买同款的纯燃油版多花两三万块钱。
这笔多出来的购车成本,需要通过后期节省的油费来慢慢弥补。
我们简单计算一下,假设一年开两万公里,油电混动车每百公里比燃油车省2升油,按照现在的油价算,一年大概能省下三千多块钱。
那么,要花七八年的时间,才能把当初多付的车价给省回来。
这个周期实在是太长了。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其他的潜在成本。
比如,动力电池虽然有很长的质保期,但很多人心里还是会犯嘀咕,万一出了质保期需要更换,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动辄两三万块,可能一下子就把好几年省下来的油钱全都搭进去了。
更直接的打击来自于二手车市场。
以前,丰田的混动车因为质量稳定、省油,在二手车市场非常保值,是车商们抢着要的硬通货。
但现在,随着插电混动车的强势崛起和政策上的优势,油电混动车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保值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车主们发现,当初多花钱买的车,开几年后卖掉,可能比同款的燃油车亏得更多。
这一买一卖之间的差价,再加上可能存在的维修风险,让“省油”这个唯一的优点显得苍白无力。
当经济账算不回来的时候,再好的技术理念,也很难打动精打细算的普通老百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