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爆燃10秒成空架,车门能开竟成车企亮点?

一辆售价超过50万元的理想MEGA电动车,在上海市区正常行驶时毫无征兆地底盘爆炸,10秒内被大火吞噬成空架。 事后,理想汽车官方回应强调“事故中车门顺利打开,人员全部安全撤离”,但车主委托律师发布的声明直接反驳:后排电动车门无法立即开启,乘客是爬至前排才侥幸逃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已是理想MEGA在半年内第三起起火事故,而车企的回应被指避重就轻,将“车门能开”这一安全底线包装成“亮点”。

理想MEGA爆燃10秒成空架,车门能开竟成车企亮点?-有驾

理想MEGA的这次起火事故,监控画面触目惊心。 后车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在无碰撞、无磕碰的情况下,底盘突然爆出火花,随后发生连续爆炸,火苗迅速窜升,仅10秒就吞没整车,最终烧得只剩焦黑框架。 两名驾乘人员虽惊险逃生,但其中一人曾试图返回车内取物,因火势过猛而失败。

事故发生后,理想汽车在24日的官方声明中,将“车门顺利打开,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全部安全离车”作为回应的首要信息。 这一表述迅速引发舆论反弹。 有评论尖锐指出,保障事故发生后车门可开启是汽车安全设计的强制标准和最基本要求,如今却被车企当作“功绩”来宣传,这种安全叙事的错位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车主方的声音很快让事件的叙述出现反转。 10月24日下午,车主委托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直指理想声明中的不实细节。 声明明确表示,逃生过程中,后排电动车门无法立即开启,位于第二排的乘客最终是爬到前排,与驾驶员一同从副驾驶车门逃生的。 这份声明还坚决否认了网络流传的“电池包曾遭磕碰”、“车辆已报故障未检修”等可能导致责任指向车主的说法。

理想MEGA爆燃10秒成空架,车门能开竟成车企亮点?-有驾

这起事故将理想MEGA搭载的麒麟电池推至风口浪尖。 这款由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联合开发的5C三元锂电池,一直被高调宣传其安全性,称通过了951项安全测试,并承诺在单电芯热失控条件下“电池包不允许出现明火”。 但此次事故中电池包迅速爆燃的现实,与宣传形成强烈对比。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自燃多与电池热失控相关。 更有第三方报告提示,该电池电芯间距仅0.8mm,散热效率可能低于行业均值,超快充技术对热管理系统是严峻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理想MEGA在短时间内第三起引发关注的起火事件。 2025年6月,一辆MEGA在地库起火,理想汽车回应称在车内发现打火机残骸,但未能明确起火原因。 2025年8月,杭州一辆MEGA因碰撞起火,被归因于外部撞击。 而此次上海事故,是MEGA首次在无任何外力介入的正常行驶中发生自燃,这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车辆可能存在的内部系统故障或电池设计缺陷。

理想MEGA爆燃10秒成空架,车门能开竟成车企亮点?-有驾

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门把手设计的深入讨论。 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开启的担忧,实际上工信部已在2025年9月24日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都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以确保在断电等紧急情况下能够逃生。 该标准预计2027年实施。 理想汽车客服对外表示,MEGA的前后门内外把手均设有机械结构,但此次事件中后排车门未能立即开启,让人对这些设计的直观性和可靠性产生疑问。

理想的危机公关方式同样受到质疑。 在官方回应中,理想强调了人员安全,却对电池技术细节、起火原因等核心问题避而不谈。 这种处理方式与此前地库起火事件中,理想汽车指出车内发现打火机残骸的做法有相似之处,被批评为试图转移焦点。 有产品经理指出,高端用户对电池安全极为敏感,此次事故可能对理想汽车的纯电动战略造成信任危机。

在网络层面,事故发生后出现了声称“车辆事先已报故障码”的聊天记录传播,车主律师声明对此予以坚决否认。 这种舆论混战加剧了公众的困惑和焦虑,部分车主甚至表示“现在不敢开车”。 所有矛盾与争议的焦点,现在都指向了消防部门正在进行的正式调查结果,起火原因至今仍笼罩在迷雾中。

#热点共创音浪社#

当一辆豪华电动车的安全亮点从“不会起火”降格为“起火后能开门”,当车企的公关话术在车主律师函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得不追问: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究竟在哪里? 是时候让讨论回归本质——生命安全的保障,永远应建立在杜绝事故的发生,而非仅仅指望事故后的侥幸逃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