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车市内卷有多疯狂吗?八月份,国内新车上市宛如龙卷风刮来,光是眨眼的工夫,油车、电车、混动车扎堆登场,眼花得让老司机都直呼“拿不稳方向盘了”。更离谱的是,那些曾经端着“豪门范儿”的国际品牌奥迪、揽境,不但要和国产车拼“油电”,现在还学着把自己装成电动车,再恭恭敬敬塞进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里。这一波操作,真是让人咂舌昔日高高在上的“大奔大奥”,如今开始抱国产大腿。这到底是技术洗牌的新高潮,还是车企生存的激烈挣扎?按下遥控钥匙,不着急走,今晚咱就扒一扒这场比“春晚联欢”还热闹的油电智造大乱斗!
油电大战,把车展变成“科技走秀”,让车企老板们都成了“新东方讲师”,开口就要讲智驾、大屏、续航。你以为传统豪华车还在端着?错,大错特错。奥迪今年直接上演分身术,两款A5L一边主打溜背运动青春范,另一边穿上商务西装吊打老对手。更绝的是,俩车全都塞进了华为的ADS智驾系统。想当年,人家德国人到中国开发布会,恨不得字里行间都写满“我们就是标准”;如今,不仅MMI系统默默退居二线,连CarPlay都不好意思再收费,不服都得服!揽境掀起骚操作,燃油车外观学电车封闭前脸、LOGO会发光,分分钟不装“新能源皮”都不好意思和隔壁邻居打招呼。眼看着燃油车“油改电”越改越像电动车,老百姓看着都要迷糊燃油车这是要内卷到哪儿去?
燃油车装电车壳、拼智驾、秀大屏,背后是真心话大冒险——它们怕了。看看宁德时代给的数据,国内混动车型渗透率已经冲破40%,纯电车型贵出一截都还被“抢断货”,谁还稀罕你的经典发动机?奥迪“看家法宝”EA888发动机进化到第五代,272匹马力,听着拉风,可买家的关注点早变了你这大马力能微信语音播报吗?你导航卡不卡?什么?语音识别还认不出东北普通话,那还是算了。传统外资车企自带的那套MMI系统,老实说,真的是“水土不服”选手,连一帮60后老叔开着都嫌麻烦;更崩的是,本地化不贴心还非要收费,绕着中国车主下绊,不败才怪。反观问界M8和蔚来ES6,电池容量差不多,可问界便宜8万。华为用自己的激光雷达技术把配置全压低成本,逼得其他厂商只能硬着头皮“堆料”,直接开打价格战!
用户最关心啥?性价比。小鹏P7新改款一边学着改星舰造型,还玩剪刀门、电动尾箱,一副冲着特斯拉猎装来的架势。市场空了,国产立马补。现在,合资B级车最头大。吉利银河A7顶着2L油耗,9万元的起步价,续航2100公里笑哭两田、本田雅阁混动车主。大家都看明白了,车企们反应过来就是一招“油车改款带大屏,电车发布吹快充。”但体验两码事大屏亮了,实际导航是不是“耍花枪”另说;理想L6不再理想,因为智己LS6直接拉高增程纯电里程。车圈的卷,已经从比性能卷到了比谁更懂中国人。
眼下看似一团和气,各家车企都在旗帜鲜明地“擂台对决”,实际上暗流涌动得很。燃油车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自己家族传下来的发动机、变速箱,舍不得扔,可2B不代表2C,老百姓现在要的不是机械之美,而是生活便利。本田和丰田混动依靠早年名声还能撑点场,但面对续航2100公里、售价更有竞争力的国产新势力,销量也开始不稳了。燃油车的强行“智驾”,背后是怕被时代“拉清单”。
部分车迷依然对“机械美学”恋恋不舍,他们会举杯痛斥“现在买个真·汽油车都难!”他们说,电动化让汽车丧失灵魂,人人开大屏智驾,驾驶乐趣谁还管?可也有人反驳,开车不过是代步,智能才是真刚需,孩子在后排刷动画片、导航识别路口,这些便利实实在在。两派观点在网上打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合资品牌和老派燃油车的支持者嘴上讲“坚守”,实际也在门口偷偷试驾新能源车。整个行业一边拼命内卷,一边还得顾及“改款信仰”,就像东北大姨调饺子馅——又想多放韭菜,又怕抢了肉的味儿。
正在大家以为燃油车和电动车会继续拉锯、你追我赶、各玩各的的时候,一场真正的“洗牌”悄悄上演。突然间,你会发现不管燃油还是纯电,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不得不在中国“自降身段”,掏出最实诚的价格,推大屏、送智驾,开始比拼谁更懂国人小心思。这不是表面上的弯道超车,而是价值观的颠覆。曾几何时,奥迪自带“贵族”基因,车贵就是身份象征;可现在的中国市场,没点性价比、没有大彩电(大屏幕)、不会自动跟车,只会被边缘化。而曾经的特斯拉猎装版半年国内才卖两千台,都给国产留了足够的上升空间。华为的麒麟电池、激光雷达,直接把新能源行业“军备竞赛”推到新高度。国产车甚至在造型功能上专门为中国家庭(遛娃、买菜、长途自驾)量身定制,合资车依靠品牌滤镜的好日子怕是真的到头了。
前期埋下的“国产车比价强、合资品牌信仰透支、智能化是硬通货”这几颗雷,现在集体爆发。买车的观念彻底变了能不能刷抖音、语音识别调空调,比你那什么马力、缸数靠谱多了。德国、日系老大哥们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有的甚至连软件开发部门都要搬到中国,等着中国工程师来把脉开方。这剧情,让人看得直呼“活久见”!
看着这场表面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其实车圈挺多人都感到心慌慌。大家都说新能源热,其实这热闹背后暗藏无数“雷阵”。各家盲目堆配置、拼技术,成本狂飙不止,利润薄得像豆皮儿。一波产品还没卖利索,第二波续航破千、智能座舱升级就扑面而来,昨天才是王炸,今天就成炮灰。本年度的新贵明年能否活着?大家心里都没底。“等等党”兴高采烈,但车企日夜加班,急得头发一掉一大把。讽刺的是,这场车圈升级战热闹归热闹,但充电难、续航虚报、残值跳水等“老大难”还扎实地杵在那。
卷归卷,现实很骨感。电动车们还在宣传“800V快充、麒麟电池、用车无忧”,可谁家小区地库能装几个充电桩,补电还得靠抢。燃油车们学会了“以电为师”,智能大屏、软件更新是常规操作,可技术积累、口碑沉淀不是一蹴而就。新玩家们要奔千公里续航,老派车系们还得琢磨怎么不被时代淘汰。谁都不敢轻易预测明天谁是赢家,这样的混战,说它是产业进阶,倒不如说是一群“备胎”们轮番试错的无奈自救。消费者等着麒麟电池、超长续航上市,企业却担心自己会不会刚砸重金就被下一代技术“无情抛弃”。大家能做的,就是一边犹豫观望,一边努力不被拍在沙滩上。
这场“油电割据,智驾当道”的车市混斗,真有那么美好吗?我们买车图啥?以前花大价钱买合资,是追求个面子、个安全;现在,谁也不傻,拼来拼去性价比才是王道。你说大屏、快充、智驾不香吗?香!但买回家卡成PPT、快充变龟速,心里能不堵?合资品牌搞电动化跟不上,国产、新势力再猛,也有“新瓶装老酒”的招数,明面上高大上,实际小毛病不断,无非是用新瓶子装老问题罢了。赞一声、夸一嘴,大家都拼命往好里说,可真到用车,还是一地鸡毛。拜托了各位车企,别光想着“堆料”、“拉皮”,踏实点造车,给咱老百姓来点真活儿,别让油电智造成了新一代“高分低能”代表。
油电大战卷到现在,国产飙创新、合资拼降价、智能化喊口号,咱老百姓到底是中奖了还是被“智商收割”了一遍?您到底愿意掏钱买大彩电、多功能、激光雷达,还是更信得过那句“成熟可靠、修车方便”?是不愿再为品牌滤镜买单,还是终究改不了对老品牌的执念?你买车时,到底看重啥?欢迎留言掰扯掰扯,咱们车圈不服就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