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续航达多少,才能告别焦虑,比肩油车无忧出行_

现在咱们身边聊起买车,十有八九绕不开纯电动车。

这车开起来安静,加速快,样子也越来越新潮,更关键的是,每天上下班通勤,用电可比用油省下不少真金白银。

可就在很多人心里长草,准备去店里看看的时候,一个大问题总会冒出来,像个拦路虎一样挡在前面:这电动车,续航到底靠不靠谱?

电车续航达多少,才能告别焦虑,比肩油车无忧出行_-有驾

万一开着它出个远门,跑在高速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突然没电了可怎么办?

这个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忧,就是大家常说的“续航焦虑”。

那么,这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让我们彻底放下心来,像开传统油车一样,想去哪就去哪,再也不用盯着那个电量百分比心惊肉跳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从现实情况聊起。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厂家标注的续航里程,普遍在三四百公里到五百公里这个范围。

一些定位比较高的车型,也能做到六七百公里,甚至更高。

看着这个数字,不少人觉得,我在城里开,一天也就跑个几十公里,四五百公里的续航,充一次电用一个星期都绰绰有余了,这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这话没错,对于绝大多数只是在城市里代步的用户来说,如今的电动车续航确实是够用的。

但问题在于,车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它还承载着我们对“远方”的向往。

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假期想来个自驾游,这时候,续航焦虑就实实在在地出现了。

因为厂家宣传的那个续航里程,通常是在一个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测试出来的,比如不开空调、路面平坦、匀速行驶等等。

可我们实际开车,路况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时候,对电量的消耗会明显增加。

电车续航达多少,才能告别焦虑,比肩油车无忧出行_-有驾

开过电动车跑高速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车速只要一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那个续航里程掉得就比平时快得多。

这主要是因为速度越快,车辆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就越大,电机就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来维持速度,耗电量自然水涨船高。

所以,一台标称续航六百公里的车,在高速上以一百二十公里的时速巡航,再开上空调或者暖风,实际能跑个四百多公里,就已经算是表现很不错的了。

这种续航“打折”的现象,正是长途驾驶时焦虑感的最大来源。

那么,到底多少续航才算是“无忧”呢?

很多人提出的一个标准是六百到七百公里。

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说的,它背后有很实际的用车逻辑。

我们国家的交通法规建议,连续驾驶四个小时,司机就应该停车休息二十分钟以上。

这既是为了安全,也是人体精力的一个极限。

我们来算一笔账,在高速公路上,大家通常的行驶速度在一百到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之间,开上四个小时,行驶的距离差不多就是四百到四百八十公里。

现在你再想想,如果你的电动车,在高速上实实在在能跑上个五百公里,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你开到需要停车休息的时候,你的车也差不多该充电了。

电车续航达多少,才能告别焦虑,比肩油车无忧出行_-有驾

这样一来,人的生理需求和车辆的补能需求就完美地对应上了。

你可以在服务区从容地吃个饭、上个厕所、活动一下筋骨,同时把电充上。

整个过程就变得非常自然,而不是因为担心没电而被迫中断行程,那种焦虑感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为了能在各种天气和路况下,都能稳稳地在高速上跑出四五百公里的真实续航,那么车辆在理想条件下的标称续航,就需要有足够的余量,达到六百到七百公里这个区间,才能给人十足的信心。

当然,解决续航焦虑,不能只靠堆电池把续航里程做长这一条路。

这就好比一个士兵上战场,不能只靠背更多的干粮,还得有快速高效的后勤补给。

对于电动车来说,这个“后勤补给”就是充电设施。

光有长续航的车,要是找不到充电桩,或者充电速度慢得像蜗牛,那焦虑感同样无法消除。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全球领先。

一方面,充电技术正在飞速进步。

现在很多新的车型都用上了所谓的800伏高压快充技术。

这是什么概念呢?

电车续航达多少,才能告别焦虑,比肩油车无忧出行_-有驾

简单来说,就像是把给水池子注水的水管,从普通口径换成了消防栓,充电的效率大大提升。

以前充满电可能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最快的技术,可以做到充电五分钟,就增加两百公里的续航。

一顿饭的功夫,电量就能从百分之二十充到百分之八十。

当充电变得和去加油站加油一样快捷方便时,续航里程的长短,似乎就不再是那么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是充电网络的全面铺开。

这几年,无论是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还是在城市里的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的地下车库,充电桩的数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百多万台。

这种“基建狂魔”式的建设,正在织就一张越来越密的充电网络,让电动车主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方便地找到地方“回血”。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是消除续航焦虑最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纯电动车要想像油车一样无忧,它并不是一个单选题。

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它需要车辆本身具备一个让人安心的续航基础,比如在标称上达到六百到七百公里,以应对各种实际驾驶场景的消耗。

同时,它更需要一个强大而便捷的补能体系作为支撑,让充电这件事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我们国家充电网络的日益完善,那个曾经困扰无数人的续航焦虑,正在被一点点化解。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谈论电动车时,续航里程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反复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真正地享受它带来的清洁、安静和驾驶乐趣,自由地驶向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