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

刚入秋就刷到有人吐槽,车子开着开着突然水温飙升,去修理厂一看,防冻液冻住把水箱撑裂了,换一套花了两千多。其实这不是意外,天冷后车子出问题,大多是没提前盯好几个关键部位。今天就分享4个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位,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提前做好检查,冬天开车既省心又省钱。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1. 玻璃水:别等冻住才换,选不对更伤车

秋天还在用普通玻璃水的,现在必须换掉了。别觉得没上冻就不用换,等夜里气温骤降到零下,玻璃水壶和喷水管很可能被冻裂,换一套配件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选防冻玻璃水有个简单原则:冰点比当地最低气温低5-10℃。比如北方零下20℃的地区,就得选-30℃的;南方零下5℃左右,选-15℃的足够,没必要追求过高冰点花冤枉钱。

还有个注意点,玻璃水冻住后千万别强行按喷水键。电机带着冻硬的雨刮器运转,很容易把电机烧了,换个电机得大几百。正确做法是启动车辆,开暖风对着前挡风玻璃吹,等冰化了再喷水;着急的话也能用温水浇一下喷水口,千万别用开水,温差太大可能炸裂玻璃。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2. 轮胎:不只是补气,这处裂缝才致命

天冷后轮胎容易变脆,很多人只知道补气,却没注意胎面下的隐患。低温会让轮胎橡胶变硬,抓地力下降不说,胎侧的小裂纹还会被冻得更明显,高速行驶时可能突然爆胎。

先说说胎压,冬天气温每降10℃,胎压大概会降0.1-0.2bar。可以对照车门上的标注补气,一般家用车胎压在2.3-2.5bar就行,别补太足,否则轮胎接地面积变小,抓地力更差。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平时注意检查轮胎状态,胎纹里的小石子要及时抠掉,避免扎破轮胎;胎侧有鼓包或裂纹的,哪怕看着不严重也得换,低温下这些地方最容易崩开。

3. 机油/电池:燃油车盯黏度,新能源车看预热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冬天最该盯的部位不一样,但都不能大意,这俩出问题,车子可能直接启动不了。

燃油车重点看机油黏度。低温会让机油变稠,流动性变差,启动时发动机润滑不到位,磨损会加剧。如果夏天用的是5W-40的机油,北方零下15℃以下的地区,建议换成0W-40的,低温启动更顺畅;南方气温不低于零下5℃,5W-30的基本够用。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新能源车得盯紧电池。低温会让电池活性下降,续航缩水是小事,充放电不当还会缩短寿命。正确做法是充电前先预热电池,现在大多车型支持预约充电,设置好出发前1小时充电,电池温度上来了,充电速度快还护电池。另外别等电量低于20%再充电,低温下亏电存放,电池衰减会更快。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4. 防冻液:颜色别乱混,缺了别硬加

防冻液是冬天的保命液,但很多人加不对,反而把车子搞坏了。不同颜色的防冻液不能混加,红色和绿色的成分可能冲突,混加后会生成沉淀物,堵塞水箱和管路,修一次得几千块。

检查防冻液很简单,打开水箱盖(冷车状态),看液位在MIN和MAX线之间就行。要是缺了,优先加同品牌同颜色的,实在没有,加蒸馏水应急可以,但别加自来水,里面的杂质会腐蚀水箱。防冻液也有保质期,一般2-3年或6万公里就得换,超过期限的防冻液,防冻效果会下降,还可能腐蚀冷却系统。

天冷前别瞎保养!这4样不盯紧,车越开越伤还费钱-有驾

另外新能源车也得检查防冻液,电池和电机的冷却系统都要用,缺了同样会导致过热,别以为新能源车就不用管防冻液。

冬天用车,核心不是换得多,而是盯得准。这4个部位花半天时间检查一遍,花不了多少钱,却能避免动辄几千的维修费。很多人觉得车子没坏就不用管,但冬天的隐患都是慢慢积累的,等出问题就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