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五菱宏光MINIEV涨价背后的利润密码
最近刷到一条消息让我挺惊讶:动力电池成本五年降了超过40%,但五菱宏光MINIEV 2025款却卖到4.98万,比2020款的2.88万贵了整整2万元。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新车单台利润反而更高了,据说能达到25000元。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仔细研究后发现,电池降价只是个表象。2020款MINIEV电池成本约5500元,占总成本近一半,整车成本1.35万,售价2.88万,毛利率53%。2025款虽然电池成本因技术进步有所下降,但新增了快充、双气囊、中控屏等配置,这些就增加了7800元成本,加上车身强化等升级,总成本涨到2.46万。关键就在于,售价从2.88万跃升至4.98万,单台毛利反而提升到2.52万。电池省下来的钱,实际上通过配置升级转化成了更高的利润。
这种定价策略背后,是五菱精心设计的“组合拳”。老款靠极致低价走量,曾经月销破5万辆,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成为企业的“利润奶牛”。新款则承担起“利润优化器”的角色,单台毛利高出65%,既拉高了产品系列的均价,又避免了品牌被固化在“低价标签”里。这种新旧款搭配的模式,让企业在电池降价的大环境下,整体利润不降反升。
五菱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视角。当大家都在关注电池成本下降能否让电动车更便宜时,头部车企已经在用更精细化的方式重新布局产品线。低价车不靠“省成本”赚钱,而是靠走量摊薄成本;升级款不靠“堆配置”亏钱,而是靠合理溢价提升单台利润。这种商业模式的变化,或许正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