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的降幅像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中产消费者曾经的价值信仰正在豪华车市场土崩瓦解。
9月的燃油SUV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大逃亡”。懂车帝最新发布的降价榜单显示,路虎发现运动版直接狂降49%,几乎腰斩的价格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紧随其后的揽胜极光同样放下身段,一口气降价19万,降幅达到44%。曾经需要加价提车的豪车,如今却成了降价急先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中,二线豪华品牌成为了最积极的参与者。凯迪拉克XT5猛降15万,沃尔沃XC60也毫不示弱,降价14.99万,两者的最大降幅均逼近38%。
01 价格雪崩:从路虎到本田,无一幸免
九月燃油SUV市场的降价潮,已不是简单的促销活动,而是一场全线的价格雪崩。降价榜前10名中,豪华品牌占据了8席,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中豪华车保值的神话。
除路虎外,奔驰GLC PHEV也加入了降价大军,优惠达到15.2万元。雷克萨斯RZ虽然官方标注降价10万,但算上各种补贴,实际落地价甚至能省出一辆小型SUV的钱。
主流合资品牌同样难以置身事外。本田CR-V的降幅达到32%,优惠近6万元,入门版价格直接跌至12万区间。
丰田汉兰达这款曾经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神车”,如今也低下了头,给出了7万元的优惠,相当于打了七五折。
国产燃油SUV也纷纷跟进。红旗HS5降价4.5万元,捷途山海L7、瑞虎8 Pro等车型的优惠普遍在2.5万到3万元之间。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02 降价逻辑:新能源挤压与库存压力
这场史无前例的降价潮背后,是燃油车在市场转型期面临的多重压力。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55%,意味着每卖出10辆车,就有5辆多是电动车。
新能源车型不仅抢走了市场份额,更重新定义了市场竞争规则。比亚迪宋PLUS DM-i起售价仅13.58万,亏电油耗4.5升,比同级燃油车省油30%。
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在使用成本和技术体验上逐渐失去优势。
库存压力是推动降价的另一重要因素。某德系品牌经销商透露,他们店的库存系数已经达到2.1,远超1.5的警戒线。
这意味着即使两个月不进货,现有库存也卖不完。部分车型的生产日期显示是2024年12月,库存时间超过8个月。
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在即,车企需要尽快清理不符合新标准的库存车辆。一位日系品牌工程师透露,为满足新标准,需要对发动机和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升级,单车成本将增加3000-5000元。
03 暗流涌动:消费者与经销商的困境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幅降价看似是“捡漏”的好机会,但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陷阱。大幅降价可能导致车辆保值率急剧下跌,首批车主或成“韭菜”。
消费者还需要警惕“综合优惠”可能包含保险补贴,而裸车价未变的情况。同时,超半年库存车需要检查轮胎、电瓶,防止隐性老化。
低配缩水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丐版锋兰达仅配8英寸屏,RAV4低配无倒车雷达。有些车型在降价的同时,可能在看不见的地方进行了简配。
经销商层面,现金流紧张已成为普遍现象。有经销商坦言:“现在卖车根本不赚钱,全靠厂家返点和售后维持。”某日系品牌销售甚至表示,每卖一台锋兰达需倒贴500元提成。
二手车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某二手车商表示,今年收购的燃油车平均贬值率比往年高出15%。一辆2023年购买的宝马5系,现在二手车报价比新车降价后的价格还高,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04 终局启示:燃油车价值体系的重构
这场降价潮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标志着整个燃油SUV价值体系的重构。有车企负责人坦言:“现在不是想不想降的问题,而是不降就得死。”
传统豪华品牌的价格崩塌,不仅影响自身形象,更波及整个汽车市场的定价逻辑。宝马X1优惠13.78万元,5系下调近20万元。
奥迪A4L降价10.5万元,A6L直降17万元。这些曾经代表身份象征的车型,如今正变得愈发“亲民”。
年轻消费者的购车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对汽车品牌的忠诚度降低,更加注重智能配置和使用体验。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新能源车已普遍标配L2辅助驾驶,而燃油车同样功能却要选装且需加价2万。
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场价格战将加速燃油车与电动车市场地位的转换。未来燃油车可能仅能守住部分对成本不敏感或是有特殊用途的细分市场,大众市场将逐渐被新能源车型占领。
走进一家路虎4S店,发现运动版的报价单上,那条惊人的-49%折扣数字仿佛在向每个进店者尖叫。销售经理低声叹息:“这已经不是卖车,而是在清仓处理。”曾经的加价神话,如今沦落至价格屠夫,燃油SUV的价值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推倒重建。
一位二手车商靠在库存堆积的CR-V旁,苦笑说:“今日收车,明日就亏。”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价格战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燃油车曾经坚不可摧的价格堡垒,已经出现了结构性裂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