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

一个车展,三家“豪门”,在自己的主场互相“嘴仗”,这画面你品一品是不是有点幽默?奔驰、宝马、奥迪,这仨德国品牌,要么端着,要么摇着,要么装着——反正每家都看不上别人家的设计。这事儿搁以前属于“技术封印大战”,就像乐队battle一样,各家都有点自己的毛病和骄傲。但今年这场车展,奔驰首席设计师Gorden Wagener出手直接,怼得有话直说,奥迪“像是95年设计的”,宝马“会让人分心”。

这事儿说起来就有意思了。车不就是代步工具嘛,这年头怎么连内饰设计都整得跟时尚大片似的,还得互相挤兑?到底现在买车的人,是买个发动机外加四个轮子,还是买个会让自己觉得豪华、时髦、炫酷的“移动客厅”?但你仔细想想,这三家扯什么设计,其实是在用嘴营销,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的粉丝是啥路数,需要点“饺子蘸醋,抬杠有理”的气氛。实际上,车展就是一个大舞台,大家都在抢眼球,谁不是希望观众多瞅两眼?

我们先说说奔驰怎么怼奥迪。说人家创新少,“像95年设计的”,其实也是一种内心的小得意。奔驰的牛气来源于自己那块“大屏”,什么39.1英寸的MBUX Hyperscreen,横着铺满整个中控台,说实话你第一次坐进去确实会被震撼一下——但你是不是会联想到现在家里客厅那块液晶大彩电?有人喜欢智能,有人说偏离了机械质感,但奔驰敢这么怼奥迪,底气就是觉得自己“懂得未来”。

奔驰的思路其实很直白,“要大胆,要科技,要屏幕要大”,最好还再搞点AI,然后让你在车里能看电影、追剧甚至聊聊天。车,已经不只是用来开的了,而是变成一个科技产品,坐进去得像是进了太空舱。这种想法很酷,但同时也有点毛病——你要是真开车的时候,操作屏幕玩的花,那不是分心吗?这不正是奔驰怼宝马的点么。

咱们讲讲宝马。宝马自带一股“未来感”,今年iX3把那块超长的投影显示屏直接铺在挡风玻璃底下,从左到右贯穿一排。这种操作在科幻电影里很常见,什么“触摸即未来”,“手势即控制”,等你真开车才发现原来信息太远,字太小,想摸还够不着,结果还得回头看中控的另一个17.9英寸屏幕。就是这种设计,把宝马家的极客气质展露得淋漓尽致:产品经理拍桌子,“我要创新!我要不一样!”结果可能让司机干着急。

奔驰怼宝马,说你这个屏幕做得不直观,让人分心。宝马估计嘴上没回应,心里一定嗤之以鼻:你奔驰不就靠一块大屏吗?科技是为便捷服务的,不是为噱头秀肌肉。这种互相不服气,恰恰代表着德国车企的“小资范儿”,你咬我,我讽刺你,反正都是“你不懂我,我不理你”。

而奥迪呢,面对奔驰的“95年”论,暂时没出声,也许是在琢磨怎么回击。奥迪的特色叫“极简主义”,概念车Concept C内饰就一块能收起来的10.4英寸屏,看着干净利落,和现在国内流行的堆屏流完全是两路。奥迪很讲风格,说这是“少即是多”,但奔驰觉得这就是“没亮点”。说到底,各家理念不同,追求的用户也不一样,奔驰卖科技,宝马卖新奇,奥迪卖高级感,最后其实还是看花落谁家。

那我们从消费者角度,要不要为这种设计吵得头破血流呢?其实大多数人买车,并不真为了看大屏,更不会操心未来AI有多牛。你买台车,往往还是注重舒适、安全、省心,好用才是真的。奔驰大屏幕式造型看着爽,长期用是不是那么实用?宝马投影那套东西,真的不会影响安全性吗?奥迪的极简风,到底是不是让人感觉太“清冷”了点?

现在的新车,越来越像数码产品,谁“屏”多谁牛。但真正在路上开,还是得看好不好开,用着顺手不顺手。你说奔驰的大屏能干嘛?娱乐、信息、导航、互联,其实手机里基本都有,装进车里不过是加大、加宽。有些人一味追求屏幕科技,反而可能让驾驶体验变得割裂。人与车的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合作,不是窝在屏幕里玩花样。

科技感、未来感永远有市场,但“人机交互”其实还是要讲究舒服和自然。就像宝马投影那块屏,想的很美好,但你要真开车、看屏的同时操作,又要注意路况,这过程极容易分心。奔驰心里明白这种问题,所以敢嘴上怼。奥迪则选择极简做法,把大部分操作藏起来,去掉冗余,留给体验本身。但用户到底喜欢哪种,是不是得问问大家的实际需求?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奔驰怼奥迪设计,宝马拼投影屏,三家车展互相抬杠-有驾

我们再聊聊这种“嘴仗”背后的逻辑。奔驰、宝马、奥迪三个品牌其实就像三种人:奔驰是那个注重“仪式感”的人,讲究体验,要面子还爱吆喝;宝马是“极客发明家”,天生爱较劲,敢尝试新东西,玩点别致操作;奥迪像个“文艺青年”,主张低调简约,重氛围,不搞太多花哨。谁更好,不是谁嘴皮子利索就算数,而是谁能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用户真正在乎的服务。你设计再好看,用户觉得用起来不方便,那全是白搭。

关于车内大屏,是“炫技”还是革命?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现在的车越来越像是移动的客厅,甚至未来的办公室。车内大屏甚至可以边开边开会、娱乐、联网,这是不是让开车变得更复杂?本来是简单的交通行为,现在变成了多任务操作,是不是有点跑偏?奔驰说,未来语音助手越来越牛,大模型帮司机干活儿,但你再厉害,人的注意力就那么点,你让他边开边操作边娱乐,安全性到底怎么保障?

最后你会发现,这场设计之争,并不是“谁家最好”,而是代表着一场行业转型的博弈:汽车从机械产品,变成了科技秀场,变成了体验空间,变成了时尚单品。大屏、极简、投影、AI,这些都是花招,但你花招多不多,最后还得消费市场做裁判。奔驰、宝马、奥迪每家都玩得很浪,但谁能真正抓住用户,谁就赢得下一代的车主。

买车的时候,也许你会被大屏吸引一阵子,也可能会觉得宝马的投影屏很新鲜,奥迪的极简让你觉得有腔调。但用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花哨”,而是“顺手”。你能不能在车里简单直观、不分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去研究复杂的操作步骤,不需要去适应设计师的独特思路,这才是真正的舒适体验。

奔驰觉得大屏代表未来,其实是他的一种立场。宝马觉得投影屏很牛,其实也是一种探索。奥迪坚持极简风,其实是他的一种审美。这个世界本来就没啥绝对,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安静,有人喜欢“科技便捷”。车的设计,不该是“谁嘴硬谁赢”,而应该是“谁对用户更体贴”。这年头我们买车,不就图个用着爽吗?设计是服务,不是炫耀。

说到底,这场“嘴仗”你看着热闹,其实每家都想争夺下一个用户群体。奔驰侃侃而谈,宝马埋头创新,奥迪端着风格,你嘴上说“不在乎”,眼神却总往大屏那里瞟。如果非要问我谁家最好,不如多跑几趟4S店,坐进去、摸一摸、操作一下,真的合适才是真理。现在的汽车市场,花里胡哨谁都会,但最后是实用和舒适才有生命力。

所以奔驰说奥迪“像95年”,宝马“太分心”,你听听笑笑就行,不用太当真。技术迭代永远不会停,设计潮流也总会变换,今天谁家冠军,明天就可能被打脸。车要开得稳,屏幕要用得顺,设计师嘴巴再厉害,市场才是最后的裁判。大家觉得呢?你坐进车里,第一眼是看大屏还是想摸方向盘?内饰设计,到底是花里胡哨的时髦,还是实实在在的舒服?欢迎大家来聊聊自己的观点。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