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零跑破纪录,浙产智能车鏖战新赛道
这一刻。车间灯光聚焦。第100万台零跑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2025年9月25日。浙江制造迎来高光瞬间。
343天。从50万到100万。零跑跑出新势力第二极。速度背后。是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的缩影。
格局裂变:浙江跃居全国第四
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50.98万辆。历史性冲至全国第四。从长期徘徊第六第七。到稳坐前四交椅。浙产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写产业版图。
竞争从未如此激烈。安徽73.09万辆。江苏69.06万辆。陕西65.90万辆。前三强产量均超65万辆。湖南、上海紧随其后。差距微乎其微。高手过招。分毫必争。
“两张牌在牌桌上。”浙江省工业和信息研究院宋婷点出关键。吉利与零跑。双引擎驱动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零跑连续5个月稳坐新势力销冠。上半年销量超22万辆。吉利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渗透率超52%。
整条产业链都在躁动。去年产业集群产值破万亿。今年上半年已达6388亿元。增速14.5%。全年有望冲击1.2万亿元。
反内卷:浙江样本的韧性修炼
价格战硝烟弥漫。供应链企业首当其冲。
“有项目就得谈。一谈就是降价。”宁波一家汽车芯片供应商透露出无奈。整车厂利润承压。成本压力持续向上下游传导。
反内卷行动成为转折点。5月3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多家主机厂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效果初显。长三角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122天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天。浙江改善最为显著。
向上卷技术。成为浙江零部件企业的共同选择。
圣龙股份实验室消耗公司三分之一用电量。全新研制的电子油泵明年出货量将达300万只。宁波晶创科技在晶片设计上紧密协同客户。“做别人还没有做的产品”。
敏实集团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智元机器人战略合作。双林股份收购科之鑫切入精密丝杠赛道。均胜电子抛出“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技术横跨很“丝滑”。
全球化:浙江车企的新远征
宁波舟山港。数以万计的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上半年宁波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0.7万辆。同比增长275%。
零跑与欧洲滚装巨头格里马尔迪集团合作。“GRANDE TIANJIN”号一次可满载超2500台零跑电动汽车驶往欧洲。目前零跑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今年1-8月海外交付超3万台。
浙江零部件企业出海步伐更快。上半年相关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总和达569亿元。轮胎轮毂成为出口主力。虽然面临贸易壁垒。但全球化布局已成必然选择。
“鼓励浙江优质车企抢抓全球汽车产业升级的新机遇。”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吕淼强调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智能化:获奖车型的技术宣言
1月21日。第二十二届浙江年度车榜单揭晓。10款获奖车型中智能化占比大幅提高。
极氪7X荣获年度中型纯电SUV。三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领先同级。smart精灵#5融合未来感智能座舱与尖端科技。领克Z20为年轻人打造“智趣驾享纯电SUV”。奔驰GLC搭载8295智能座舱芯片及L2+导航辅助驾驶。
智能化。已成为浙产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
零跑即将在10月亮相全新D系列。搭载百万级技术体验。朱江明直言:“新能源汽车是科技创新驱动的赛道。浙江全域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浙江省汽车绿色动力计量测试中心5月亮相。将打造覆盖“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全链条的计量测试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尾声:暂停补贴与市场成熟
10月9日起。杭州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江苏、宁波等地也相继调整。这不是补贴退潮。而是政策更精准的表现。
专家解读。暂停措施是为避免资金提前透支。确保政策平稳运行至年底。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超过一半消费者享受到政策红利。
市场在成熟。政策在优化。企业在成长。
零跑用343天实现从50万到100万的跨越。朱江明期待明年见证下一个100万。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决赛圈。未来三年将决定市场格局。
浙产车。正从西子湖畔驶向全球舞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