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上路变多,政策促倾斜,油车主直呼不公平

要说现在路上最招眼的,除了共享单车丰收过头一地横卧,恐怕就得数上新能源汽车那一水绿牌子。你别说,这新能源汽车刚出来那阵,也是个稀罕物,开着上路都有自带特效。可没想到这么些年一过,绿色当道,连咱们的交通政策都因此刮起东风。新能源汽车到底该不该和普通油车区别对待?这事儿其实绕不开,也绕不过,得聊一聊。

先从咱们身边说起。现在有多少人买车,首先不是纠结价格,而是问:“油的还是电的?限号不限号?补贴还给不给?”你说滑稽不滑稽?买车不是看性能、不是看舒适,而是看“政策姿态”。这说明什么?政策的倾斜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家的选择。而油车车主,最近话都有点冲,说你看我们限行限号,凭啥隔壁家买了电动车连早高峰都跟着蹦达?咱们交的那油钱税钱不比对面的绿牌少吧?

政策本意是啥?鼓励创新、环保减排、兼顾经济效益。这些都没错。其实在新能源汽车刚起步那会儿,也确实需要一套特殊“温室”政策,给这苗子兜底儿。毕竟你不撒点肥料,咱老百姓哪敢摸新鲜~但问题是,这“苗子”一不小心蹦跶成大树,如今你再问身边人,可能一步三遇绿牌,那就得琢磨琢磨,这一板一眼的倾斜,是否还能说是“合理”的照顾?

其实很多油车主反感的不是“被限号”,而是觉得凭什么凭车牌颜色就给路权贴标签,政策别厚此薄彼。问题就在于,当初绿牌少的时候,新能源占比低,搞个豁免大家还能理解。可现在街上绿牌越来越多,“新能源不限号”就变成了实际特权。是不是有点谁先上桌谁先吃肉,后来人只能喝口汤?

这事总归绕不开公平二字。谁不想蓝天白云?谁不希望出行顺畅?可你小区里油车进不了城,纯电车随便跑,谁心里能愿意?有些人说,新能源车排放少,贡献多,所以该有优待。可再看看周围,电动车不是不堵车、不跑红灯,油车多不是不上班、不接娃。大家都用着公共资源,分出了三六九等,把出行当做奖惩工具,这就失了“服务全民”的本意。

再说了,新能源绿牌越来越多,如果还是单方面“优待”,那政策等于是带着一锅粥单只舀一勺。新能源汽车推广一阵子没问题,但总得有个终点,比方说总量占到多少,或者几年过渡。可惜咱们的政策总喜欢“但行好事,终身豁免”,没说落地不落地就给画圈圈。结果好嘛,现在电车都一座难求了,公共充电桩打架,限行政策却还坐着时光机,活在五年前。

说句大实话,其实新能源“政策优待”在国外也有,只不过人家的期限写得那叫一个明白:几年后统一。反观咱们,一下子就养成了“多开少限”好习惯,新能源厂家、车主都习惯了政策帮衬的好日子。可你仔细想想,自然规律就是苗子长成树了就得自己晒太阳,风来了也得自己招架。总不能大雪给油车先下、下雨只给电车照打伞?

再说环保,不能只算排放。生产电池、制造新车、淘汰老车、配套充电,这几环上一梳理,新能源的“绿色标签”可没那么纯粹。真要比环保,不如看怎么合理用车,共享出行、低碳出门,别非绕成了什么“车归绿牌、奖更多”的套路。

最近成都的做法,说到底就是按国务院文件要求办事,本地层层执行。对新能源车不限号,是写在政策纸上的事儿。这也没啥毛病,每一级都有依据。可政策制定的时候,能不能多想想“时效性”?别一味觉得“新能源代表未来”,真等未来成了今天,理想就该交给现实管。政策是激励,不是饭票;是向着目标提速,不是为某些人开绿灯永远不关。

咱们得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新能源车已经“变常见”,早就脱离了“扶上马、送一程”的阶段。你要让老百姓长久买账,得靠产品竞争力,而不是永远靠“歧视油车”来给自己加分。如果新能源真那么香,取消限行优惠还怕没人买?如果新能源技术真那么先进,干嘛还要绑着政策小驴拉磨?

有一个事儿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后新能源车、油车都一样面对拥堵,都要遵守限行,有多少新能源车主还会坚称“我买车是为环保”?那就像当年买房捧豪宅说“为了孩子上学”,结果限购一出一溜烟出手。咱们不是反对优待,只是优待要有期限、有原则、有边界。该扶持时扶持,该归位时归位,别留恋“初恋的温度”,也别沉迷“惯性红利”。

还有人担心,新能源车一旦和油车“同等对待”,会不会销量骤降?其实这还真不一定。你看智能手机刚开始出来时,政策补贴、优惠补助一个接一个,等大家都离不开智能机,谁还记得当初的补贴?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一定是技术力和用户认可度,而不是一纸优惠单。新能源车真想长远,得下苦功夫在续航、安全、售后上下,把“利好政策”的短期刺激,转化为长远信心。

反过来说,油车呢,该淘汰淘汰、该升级升级,但归根结底那也是几千万老百姓用钱买来的,政策倾斜不能一刀切。城市交通迟早得统一管理,只要马路还这么宽,优待“特权”必然要收拢。新能源车成为常规管理对象,是肯定的事。这是迈向成熟市场化的唯一正路。

再等等,今年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就破数千万,市场渗透率蹭蹭往上跳。当汽车“新旧之分”慢慢模糊,政策的天平自然该向所有车主倾斜。好政策不能成为“历史遗产”的借口,公平阳光下才是最稳的市场基础。

最后要说,日子总要往前过,“新能源特权”终将是过去式。不说大家一视同仁,但至少不能一边拉一边推。新能源车既然长大了,总得经历点风雨。大家觉得呢?电车和油车,都该有属于自己的正当路权,但没人该永远坐超车道。还是那句话,技术进步得靠比拼、环境进步靠大家,各自凭本事上路,才是咱们中国车市该有的派头。

不然,谁都别怪以后大家问话:“凭啥他家能开,你我却只能看?”政策终究会回归常态,愿新能源能顶住没了“绿灯”的那天,依然敢直面风浪,跟油车比比谁跑得远、谁更实在。这才是新时代,真正该上演的故事。

新能源汽车上路变多,政策促倾斜,油车主直呼不公平-有驾
新能源汽车上路变多,政策促倾斜,油车主直呼不公平-有驾
新能源汽车上路变多,政策促倾斜,油车主直呼不公平-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