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打得你死我活,合资、国产、豪华、平价,谁都不想被拍在沙滩上。就在大家以为高端品牌非得挂个外国名字时,领克这家誓要吃下“高端”这块肥肉的中国车企,却于2025年打出了一套让人眼前一亮的组合拳。不声不响,领克成了让传统BBA车主“倒戈”的关键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直奔主题。
8月的销量榜上,领克交出了27,217台的成绩单,同比增长21.8%,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了七成。更有意思的是,旗舰SUV领克900上市100天就撩拨出了两万多台订单,其中三成都是奔着豪华品牌来的车主。你没看错,不是比亚迪、不是特斯拉,领克干掉的,是很多人以为高不可攀的BBA。
这一切并非靠运气或炒作。领克的招数,还真不是走寻常路。大多数车厂在“加马达、堆电池”内卷得停不下来,领克却在混动技术上来了个“降维打击”。自家1.5T Evo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这数字比丰田THS还高出三个点。油耗方面,CLTC亏电油耗仅4.2升,实际满载四人、空调全开的情况下也就4.5升,比自家隔壁亲戚宝马X3省油得多。
四驱操控像个运动健将,但油耗表现就是居家小能手。领克10 EM-P的四驱系统配备90千瓦后桥电机,响应只需10毫秒。重庆山城那种连环发卡弯道照样游刃有余,麋鹿测试踩出了83.2公里的好成绩,连宝马3系都只能在一旁鼓掌。说到底,这是吉利和沃尔沃合力搞出来的CMA架构在硬核工程上的体现,覆盖了城市、高速甚至越野,共有1024种工况。上海车主拿实际体验说话——纯电续航240公里,三天一充,周末带家人出去玩,五升出头的混动油耗,比朋友那台宝马省下一半油费。
光技术牛还不够,安全得给个准信儿。中保研的撞击测试对汽车界来说素有“喜闻乐见”——领克01直接拿下所有项目最高分,车身抗扭刚度高达28,000牛米每度,A柱只变形3毫米。超高强度钢和1600兆帕热成型钢,让副驾驶气囊也敢做到140升大号。碰瓷追尾那点小事?领克的头颈保护系统能降低四分之三的伤害风险。不爱惜自己也得替副驾考虑,车企这波算给力。
别以为“钢铁直男”只会堆技术,大脑同样不含糊。领克10 EM-P首发英伟达Thor芯片(注意这里只作解释,芯片名),算力高达700TOPS,8个大程序随便开,不带卡壳。辅助驾驶系统更是拼了命地卷,29个传感器加持,还带一颗激光雷达。面对复杂的都市路况,比如上海延安高架突发施工,领克早早就能规划好绕行路线,这智能水平比某些洋品牌都强上十五个百分点。
性价比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5款领克01新款打起折扣,起售价来到了11.98万,国补加上各种金融方案,算下来省下的钱都能再养两年车。入门级就标配大屏幕、L2级辅助驾驶、座椅加热等,中高配还有手机无缝流转到车机的“飞屏”功能。五年质保不算啥,关键动力总成终身质保,路上抛锚还给拖车。保值率这块,三年还能卖到76.3%,比同价位德系车还高出整整12个百分点,你说谁不心动?
买车容易,养车头疼,领克把这颗大石头直接搬走。年均养护成本比本田CR-V便宜两成多,保值效果还“高处不胜寒”。用户全程有“Co客”社区兜底。150万车主、500万App用户,办个Co客大会像大型好友见面会,不光起新车名字、挑颜色,还能参与到车辆的各个环节设计。保养带娃顺便逛儿童乐园,养车体验秒变“遛娃综合体”。
国际舞台上,中国车企往往被吐槽“只知内卷”,其实领克已经走出去三年多了。领克08 EM-P在欧洲市场售价52,995欧元(40万出头的人民币),成了当地唯一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的插混车型,还连续三年销量称王。人家海外媒体直接点名:领克把全球混动标准重新写了一遍。
别看现在神勇,领克还有后招没放。2025年准备推5款纯电车型,采用金砖电池、800伏高压平台,15分钟就能补573公里续航。2027年还要力争国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瓦时每公斤,续航直接干到1000公里,快充10分钟,这电量焦虑一下没了。
细数下来,领克这波逆袭不是“运气”,也不是喊口号。新能源市场分水岭已现,大家都在堆功能,领克却用自己几十万的定价,让技术、安全、智能、服务都成了“卷王”。买20万的车,能有50万豪华体验,这波不服真不行。
谁还说高端就得跑国外品牌的“老路”?眼下这股中国汽车的新势力,显然走得比谁都踏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